跟著唐僧去旅行15_榮歸長安篇

05-30_14-_18_22_061.JPG

 

 

 

PART Ⅰ唐僧歸長安(由西域經河西走廊)

唐貞觀十八年(西元644年)

既至沙州,又附表。表進,知法師漸近,敕西京留守左僕射梁國公房玄齡使有司迎待。………

當玄奘在于闐接到李世民的敕令後,因為看不出有任何怪罪他當年偷渡出境的意思,所以馬上啟程回國。他知道歷任以來的帝王要什麼有什麼,就是沒有多少耐性。所以他除了早出晚歇盡力趕路外,到了沙洲之後還透過驛站又上了一次表文給李世民,向他報告行程進度。而接到這次表文的李世民,當時人在東都洛陽而非西都長安。因為這時的唐太宗正準備向遼東進兵,所以移師洛陽。不過他馬上命令留守長安的左僕射梁國公房玄齡,負責一切接待事宜。

唐貞觀十九年(西元645年)正月廿四日。當日夜兼程風塵僕僕的玄奘,出現在長安的西郊之時,房玄齡還在料定玄奘還要再幾日之後方能抵達。所以所有接待官員、儀仗隊伍都還各安其位不知遠迎。房玄齡的辦事能力是深得李世民的賞識的,要不然也不會委以重任要他當個京城留守了。可是眼看即將就要因為失職而倒大楣的時候,房玄齡很可能他祖上積了什麼德吧!長安城的老百姓卻適時救了他一把。也不知如何知曉的長安百姓,竟然耳目比官方管道還靈敏。不但知道玄奘即將抵達,而且還一傳十、十傳百地在民間沸沸揚揚傳了開來。同時爭先恐後地擠出開遠門外,瘋狂地圍著玄奘的隊伍。最後還發生踩踏事件多人受傷,這下子玄奘的隊伍只得暫停在西郊過一夜。就這麼一夜的耽擱,讓房玄齡得以安排迎接事宜免得失職。

05-30_15-_13_12_071.JPG

當房玄齡聽到玄奘一行人已到西門外並受阻於漕上時急命右武侯大將軍侯莫陳寔、雍州司馬李叔慎、長安縣令李乾祐等出西郊先行奉迎並維持秩序另一方面又命令城中各寺準備好迎接用的帳輿幢幡等儀具然後第二天迎玄奘由開遠門入城並將法師安頓於都亭驛內同時還命令京城各寺廟將玄奘千辛萬苦求得回來的真經及一應物品先行護送至皇家寺院弘福寺內隔日這些真經與珍寶都被展示在長安城內最繁華的朱雀街上供長安城內官民共賞

2010-09-19_18.35.37.jpg

有關這次玄奘攜帶回來的物品與書籍,都明確地被記錄下來_

大乘經二百二十四部,

大乘論一百九十二部,

上座部經、律、論一十五部,

大眾部經、律、論一十五部

…………

…………
    如來肉舍利一百五十粒;
    摩揭陀國前正覺山龍窟留影金佛像一軀,通光座高三尺三寸;

擬婆羅斯國鹿野苑初轉法輪像,刻檀佛像一軀,通光座高三尺五寸;

擬憍賞彌國出愛王思慕如來刻檀寫真像,刻檀佛像一軀,通光座高二尺九寸;

…………

…………

這裡面光是經文部分就有五百廿夾、六百五十七部。全部物品共動用了二十匹馬來託運,可見數量之多了。

當展覽完畢之後又要移送至弘福寺時,可是全城的百姓為了多爭看一眼「始自朱雀街內,終屆弘福寺門。數十里間都人士子、內外官僚,列道兩旁,瞻仰而立。」(從朱雀街開始,到弘福寺為止。長達數十里的道路兩旁,都擠滿了長安城的士人百姓、內外官僚,個個引頸觀看。)

當時站在路旁想要再看一眼的人數實在太多,眼看繼續下去可能又要發生像西門外的踩踏事件了。好個房玄齡!他當機立斷下了一個命令「各令當處燒香散花,無得移動。」(命令所有百姓定位站好。你要燒香也好,你要散花也罷,都不准給我移動半步。)

就在這當時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百姓,都陷入瘋狂的時候,只有一個人依舊靜靜獨處,冷靜於沸沸揚揚的群體之外。這人就是玄奘他本人!此時的他「獨守館宇,坐鎮清閒。恐陷物議,故不臨對。

…………………

……………」

當全世界都在為你瘋狂的時候………

當全世界都在為你尖叫的時候………

法師啊!法師!

好一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金剛經)。

大師啊!大師!

好一個【於一切處而不住相】(六祖壇經)。

………………

…………

莊子的【厲風濟則眾竅為虛】,還要等待外在狂風的停止,內在心思方能不動。而您身處風浪之巔的當下,卻能心處塵世之外的靜定……。

………………

…………

……

2010-09-21_11.57.13.jpg

長安百姓的瘋狂不是沒有原因的。有關玄奘這一次攜帶回來的經典,世人以「真經」來稱呼它們。這並不是說只有這批是真的,其他經典都是假的。而是玄奘求得的經典是來自於印度的梵文本經書,而不是經過再傳的「胡本」。漢傳佛教的傳遞路線是這樣子的;早期是由印度先向北傳至中亞或新疆的焉耆、龜茲一帶。等這些傳遞到當地的佛教,在他方落地生根甚至發展茁壯之後,再向東蔓延傳至中國。所以早期中國的佛經,都是出自於焉耆文、龜茲文或其他中亞的文字,然後再次翻譯成漢文經典的。所以稱呼這些非梵文的經典為「胡本」。後來漸漸地有些天竺僧人直接來華傳教,他們所攜帶來的佛經都是梵文的原本,因此稱之為「梵本」。

而玄奘與其他先賢之所以要犯千辛萬苦、甘冒九死一生,想要前去西方取經的原因也就是在此。因為早期再譯的經典都艱澀難懂。想想看;無論梵文、漢文還是其他地區性的文字,個個文法結構都不一樣。一部佛經經過這樣翻來覆去地轉譯,如果再加上有一些詞句或語意,是翻譯者他們所屬文化裡沒有的,這時就要加上他自己的揣測或推敲。如此一來;同一部經典裡面的同一句話,可能經過三個不同的人,會翻譯出三個不同語句了。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佛教在長期的演變之中,曾經有過廿幾個大大小小不同的派部。這些不同派別散發出去的佛教論點,更不可能是一樣的。所以才需要像玄奘這般的人,到印度最高佛教學府_那爛陀寺去求取真經,然後在直接翻譯成漢文。

其實這也就是玄奘偉大的地方。我們一般俗人都只能看到他不畏艱辛,將生死寄託於取經之途的偉大事蹟。其實這只是他生平的一半功績而已,另外他把十九年的餘生,,奉獻在佛經的翻譯上,才是他功德圓滿的另半生。

玄奘西去取經是從貞觀元年的八月過後,直到十九年的元月返回。這裡面將近十七年半的時間裡,大約七年左右的歲月是花在來回路上,另外他在印度那爛陀學院,跟隨住持戒賢法師專攻佛經約五年。其他大約六年時間在印度各地遊學。在那爛陀寺的五年期間,法師幾乎是以曬乾海綿的狀態,涵泳於經海之中。在有記錄的資料我們可以知道,玄奘學過三遍的經典有《瑜珈師地論》、《中論》、《百論》,聽了兩遍的有《因明學》、《聲明學》和《集量論》等。另外聽過一遍的經論更是族繁不及備載了。到後來他還被邀請在那爛陀寺,這所全印度最高學府裡,開講《唯識宗》的課程。這表示他的佛學教養,已經受到印度佛教界的最高學府的肯定了。除此之外為了將來譯經的需要,他更是下了極大的功夫去學習「經堂語」,也就是梵語(那時講經論典時專用的語言)。所以那個時候玄奘的梵語,可以說是他的第二母語了。因此法師梵語之流利,兼之佛法之精通。可能在古今漢人中無人能出其右。也因為這樣的涵養,所翻譯出來的經典是多麼難能可貴。所以他所翻譯出來的經典,還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新譯」,而把其他先賢的譯本稱為「舊譯」。由此可知佛學界對法師翻譯的經典有多麼敬重。

接下來繁華落盡的玄奘,不管媳婦醜不醜終將要見公婆了。就這樣一位是千古難得一見的帝王另一位是萬代僅能一現的高僧終於要見面了。而他們的見面,才讓人明白什麼叫「高人高語」。

他們會碰撞出什麼火花呢?這真是叫人期待的接觸,讓我們「跟著唐僧去旅行16ˍ洛陽會太宗篇再聊!

 

PART Ⅱ_旅行者的西安

   一  碑林博物館

2010-09-20_10.19.37.jpg

2010/09/20攝於西安

 

2010-09-20_10.22.20.jpg

2010/09/20攝於西安

 

2010-09-20_10.28.12.jpg

2010/09/20攝於西安

 

    西安的碑林是跟文廟在一起的。園區裡面此起彼落的石碑,透過枝枒間明明滅滅的陰影,各自靜靜地訴說著屬於他們的故事。其中一塊石碑的故事,我們更應該仔細去聆聽。它的故事與我們這一系列文章不但有著極其濃烈的關係,更何況成就這塊石碑的人,花了廿四年的心血,才得以讓這塊石碑見於天日。這塊石碑的來頭夠大,撰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還有他的兒子高宗李治。對象是一代高僧玄奘。光是這三個人的交集,就已經非常值得我們去介紹它了。更何況這塊石碑又有著整個碑林中,其他碑刻所沒有的獨創特點。那就是石碑上的字體,是比他們早上兩百多年的王羲之的字體。夠奇怪了吧!連石碑都可以搞時空穿越?更難能可貴的是;不管撰文的李世民也好,或被撰述的玄奘也罷,他們身前都沒有那個緣分,看上這塊石碑一眼。因為石碑完成於唐高宗咸亨三年(西元672年),而這時太宗與玄奘早已作古多時了。

    唐貞觀十九年(西元645年),花了十七年餘走了五萬多公里,千辛萬苦取經回來的玄奘,隨即被安排在弘福寺譯經。玄奘西去印度取經的最大目的,就是想要取得《瑜伽師地論》的真經原文,然後親自把它翻譯成漢文。所以三年後(貞觀二十二年)當他把一百卷的《瑜伽師地論》翻譯完成後,趕忙上表呈現給唐太宗。李世民看完之後龍心大悅,特別下令給有關單位,要求謄寫九份以便頒給九州。並親自撰寫《大唐三藏聖教序》,而且敕令將這個序做為玄奘所譯所有經書之首。另外太子李治(後來的唐高宗)也撰《述聖記》以添丰采。

06-06_10-_49_16_032.JPG

2016/06/06攝於瓜州「玄奘取經博物館」之複製品

 

    父子兩位皇帝,分別為玄奘所譯經書寫序和記,這是多麼榮耀的事啊!玄奘當然分別上「表」與上「啟」以謝隆恩。尤其是在唐初開國之時,表面上是以道教為國教的,但是私底下佛、道二教暗潮洶湧、互相較勁。所以佛教徒們也認為這是對佛教最有權威的護法,於是紛紛倡導為之刻碑。

    因此就這樣;由唐初楷書名家也是當時的中書令褚遂良書寫,分「序」和「記」刻了兩方碑石,立於大雁塔南門兩側壁龕內(前段文章所述),所以這兩塊碑又名為《雁塔三藏聖教序碑》。

        本來事情到此應該圓滿結束了,只是唐太宗生平非常喜歡書聖_王羲之的字體。他聽說有一次晉帝要去北郊祭祀時,請王羲之在一塊木板上寫上祭文,然後再請雕刻師傅在那塊木板上刻出字體。刻字的師傅刻了一筆又一筆,才發現王羲之書寫的筆墨,竟然深深地貫進木板裡面,直達三分(約一公分)之深。可見書聖的筆力雄勁,竟能入木三分(這也是「入木三分」這個成語的由來)。所以太宗私下忖度;若有天下第一行書的加持,那該是一件多麼賞心悅目的事啊!問題是東晉的王羲之早已作古兩百多年了,總不能像現在的偶像劇那般搞時空穿越吧!於是長安修德坊弘福寺高僧,也是書法名家懷仁和尚領旨,願意完成這個任務。他想到一個辦法;他請太宗下令把所有官方收藏的書聖字帖(因為太宗喜歡所以官方收藏不少),全部借來集合於一處。然後由他一字一字去收集、臨摹。當然不同帖子所寫的字體,多少會大小不一。於是懷仁和尚利用燈影的效果,就像皮影戲那般靠著投影效果,放大或縮小字體,然後一個字一個字去臨摹。只是有的字體王羲之根本不曾寫過,不過這也難不倒懷仁和尚。他把這些字體的部首、筆畫拆開,然後尋找符合的部位拚湊而成。眼看事情快要成功了,卻發現有三個字不管如何拚湊、怎樣尋找都無法如願。眼看辦事不牢要掉腦袋瓜子了,不過事情逼急了,總是有狗急跳牆的解決方式出現。懷仁和尚乾脆建請皇上公開懸賞,若有人能提供有這三個字的書聖字帖的話,每個字千金酬報。就這樣在重賞之下,最後連這三個字也好不容易給找齊了。所以這字帖又有“千金帖”之稱。這帖包括太宗的序、高宗的述,還有玄奘大師的謝表及波羅蜜多心經的翻譯集合成一帖。

    因為這字帖一開始就說明,這是「弘福寺沙門懷仁集晉右將軍王羲之書」,所以又稱《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但是這塊石碑原本稱為《大唐三藏聖教序》碑。

    如今這塊石碑立於西安碑林博物館之內,靜靜述說它所獨有的專屬故事。另外瓜州新開幕的「玄奘取經博物館」,有一件幾乎一模一樣的複製品。

2010-09-20_10.33.12.jpg

2010/09/20攝於西安

 

2010-09-20_10.53.49.jpg

2010/09/20攝於西安

 

2010-09-20_11.03.07.jpg

2010/09/20攝於西安

 

2010-09-20_11.04.07.jpg

2010/09/20攝於西安

 

2010-09-20_11.14.24.jpg

2010/09/20攝於西安

   

         西安城牆

 

05-30_17-_52_56_077.JPG

2016/05/30攝於西安

 

05-30_18-_01_51_080.JPG

2016/05/30攝於西安

 

05-30_18-_33_07_082.JPG

2016/05/30攝於西安

 

2010-09-19_18.32.12.jpg

2010/09/19攝於西安

 

2010-09-19_19.01.35.jpg

2010/09/19攝於西安

 

    歷史像潮水!今日潮來了,它是海的疆界。明日潮退了,它又是陸的國土。唯一不變的是人,世世代代在這塊土地土生土長的人。子孫永流傳,世代常保存。

    站在西安古老的城牆上,面對城牆內外極其繁榮的街景,很容易讓人對歷史的傳承有所感觸。因為這個城市隨著歷史的節奏,不斷地擴張、收縮…擴張、收縮…。只要你仔細聆聽,總可以讓你感受它收縮與舒張的脈動聲。

    西安成為都城形成得相當早,早在商周時期的豐、鎬兩京,就在今日西安市西南12公里的灃河兩岸建立。豐京在河的西岸,而鎬京在河的東岸。這是這個城市的第一次舒張。

    它的第一次收縮在春秋、戰國時期。當時豐、鎬兩京所屬的渭河南岸相對沒落,但是渭河北岸的雍城、咸陽、涇陽等城市卻趁勢而起取而代之。其中的咸陽更是成為大秦的國都。

    西漢高祖劉邦打敗了項羽之後,本來意欲定都雒陽(即今洛陽),但是聽從張良與婁敬的建議之後,決意定都於長安。從此長安歷經了西漢、新莽、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共九個朝代的首都。

2010-09-19_18.37.25.jpg

2010/09/19攝於西安

 

    楊堅廢北周靜帝後,自立為帝、國號隋。最初跟前九朝一樣定都漢長安城。只是此時的長安城,歷經八百多年的繁榮,已經老態龍鍾、房舍破敗。而且它的排水系統,更是已經污染到供水系統。於是隋文帝就在舊城東南方向的龍首塬南坡,建立一座新城。由於隋文帝楊堅早年曾被封為「大興公」,所以就用「大興」為這座新城命名。隋文帝是一個相當勤儉的君王,所以這座城才花了短短九個月的時間。算是一切從簡的情況下,就完成了大興城。而這就是唐長安城的基礎。

    隋仁壽四年(西元604年)七月,楊廣趁其父親於仁壽宮避暑養病之際,謀殺了自己的父親隋文帝。隨後又賜死前太子楊勇,然後篡位為隋煬帝。

    隋煬帝本來還想繼續定都於長安,所以開鑿運河以接洛陽。並於大業九年(西元613年),動用約10萬人在宮城和皇城以外建造了外郭城,此時長安城市的總體格局至此基本形成。

    只是沒想到隋煬帝的一個夢,卻暫時改變了這個城市的命運。可能是隋煬帝殺父、殺兄取得帝位的原因,使得他終日惶恐不安。某日更是做了一個夢,夢中一片滔天大浪淹沒著整個大興城。正當整城百姓生靈塗炭之際,他卻發現城牆上有一顆李子樹,生機盎然、果實累累。醒來之後的隋文帝,馬上請來術士解夢。當時最著名的玄學術士名叫安伽陀。他認為睡夢中城牆上的李樹欣欣向榮,所以此城主旺李姓,楊家不宜久留。從此流言在民間沸沸揚揚傳出「楊家將滅,李家將興。」的謠言。在一千四百年多前的封建社會裡,這種謠言的殺傷力是大到匪夷所思的地步。一時之間凡是李姓的官員,尤其是名子或小名有帶水字邊的大臣(夢中水淹大興城),個個朝不保夕惶惶不可終日。隋朝開國的大功臣,曾經位列三公之首_太師的李穆,死後他的兒子李渾想方設法殺了自己的侄子,並取而代之獲得世襲的爵位。事後因為沒有按照約定,給幫助他的宇文述好處。就這樣一家大小在宇文述操縱這個謠言的情況下,被隋煬帝下令滅族。

    後來隋末天下大亂之際,瓦崗軍的李密,還有大唐開國之主李淵,都曾在這個謠言上下過功夫。他們向天下人暗示這個讖語中的李家,指的就是他們本人,所以他們是順應天時的真命天子。

    撇開這個謠言,讓我們回歸歷史吧!當隋煬帝聽完術士安伽陀的解夢之後,決意遷都洛陽。就這樣讓當時的大興城,又退居成第二線城市。

2010-09-19_18.35.37.jpg

2010/09/19攝於西安

 

    大業十三年(西元617年)十月,唐王李淵佔領大興城。由於李淵跟隋煬帝是姨表兄弟(李淵的母親跟隋煬帝的母親獨孤皇后是親姊妹),所以他沒有馬上稱帝,而是立隋煬帝的孫子楊侑為帝。及至第二年才在大興城的太極殿稱帝,改大興為長安城,並再次立為國都。長安再次站在歷史的最尖端。

    大唐興起之後,自信舞動天下的唐太宗跟其他繼任者,把長安城推向當時世界的最高峰。讓長安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為繁華、最為榮耀的城市。最多的時候約有一百萬人居住在長安城中,它所轄區的人口更是多達兩百萬人。這是一個 萬千客商、成群駝峰,五色人種、夾雜其中 的國際大都市。它的規模是同時期其他國際城市,難以望其項背的宏偉。它東西方向長9721公尺,南北方向寬8651公尺。周長36.7公里,面積83.1平方公里,這還不包括大明宮的3.11平方公里。而這已經是當時古羅馬城的五倍大,也是西元800年左右建立的巴格達城的6.2倍大,更是同時期的拜占庭帝國的首都_君士坦丁堡的七倍大。在整個大唐時期的兩百八十九年間,它始終是人類史上建造的最大城市。有人更以「世界第一城」稱之。

    不過月有陰晴圓缺,物有榮枯衰盛。宇宙萬物自有它潮起、潮落的節奏。唐朝在七年多(西元755年12月16日到西元763年2月17日)的安史之亂後,國勢由盛轉衰,日漸趨向西山。當時雄踞西北虎視眈眈的吐蕃王朝,聯合吐谷渾與黨項人。趁著大唐忙著平定安史之亂而陷入焦頭爛耳之際,更於西元763年10月佔領長安、蹂躪15日。最後就像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綑」稻草似地,長達十年(西元875年至西元884年)的黃巢之亂,雙方軍隊幾度在長安城中廝殺、焚掠,這下子終於讓這個千年古都歸寂於歷史的光環之外。

    天佑元年(西元904年)後梁太祖_朱溫挾持唐昭宗遷都至洛陽,臨行前把長安城的宮殿全部拆毀,然後把屋木運至洛陽。終於這個城市默默被打入廢墟之中。後來駐守長安的佑國軍節度使_韓建認為當時的長安城廣人稀,不利於防守,於是對城市進行改革,縮小它的範圍,並稱之為「新城」。那就是五代十國、大宋及元朝時期的長安城。

    而今我們所看到的西安城牆,就是明朝所修建的,只可惜它的範圍還不到大唐時期的五分之一。不過明時的城牆與護城河,卻局限不了它的發展。如今護城河外的高樓大廈,早已比城內更高、更繁榮。毫無疑問地;現在的西安正處於一個擴張的局勢。只是受限於時空與地理條件的侷限,它那獨霸天下的榮景,似乎不可能重現了。我們現在只能靠想像力,去緬懷這個曾經是全世界最繁榮、最耀眼的城市了。

    ……舊詩多忘卻,新酒且嘗看。……

    ……漸銷名利想,無夢到長安唐_白居易

好喜歡這首詩,因為它有一種甘於繁華落盡的寧靜心態。

2010-09-19_16.08.34.jpg

2010/09/19攝於西安

 

arrow
arrow

    travelerche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