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唐僧去旅行13_佉沙國篇(新疆喀什)

06-18_09-_19_28_021.JPG

2016/06/18攝於喀什

PART Ⅰ_ 唐僧的佉沙國(喀什)

唐貞觀十七年(西元643年)

 

「絲綢之路」這一個名詞,最早出現於德意志帝國地理學家費迪南..李希霍芬男爵,於1877年出版的一套五卷本的地圖集上。最初絲綢之路是指由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為起點,最遠到達西亞諸國的陸上貿易通道。不過廣義的絲綢之路,還包括大約形成於公元前五世紀左右的草原絲綢之路,以及興盛於宋代開始的海上絲綢之路。只是後兩者不在我們今天所談的絲綢之路範圍。

打從漢朝張騫的鑿空之旅開始,直到玄奘所處的大唐時期,絲路的運作也就達到了歷史的顛峰。絲路由長安西去經河西走廊後,在整個新疆地區它的路線就沒有固定了。在整個廣大的西域土地上,自古以來散佈著許許多多的中小型國家。這些國家之間有時互相聯盟,有時又相互攻伐。所以各國之間有時戰亂,有時和平。因此每當碰到這種區域性的不平靜時,商人就會繞著和平地帶遊走。

另一個原因是這些由沙漠綠洲形成的城市,往往因為水源的枯竭或天候的變異,而讓來往商人有所迴避。因此歷年來西域絲路的路徑比較像是一張網狀圖,不過我們大致上可以將它區分成三條,即絲路北線(新北線)、中線(舊北線)、南線。

06-10_11-_45_32_007.JPG

2016/06/18攝於喀什

 

但是在漢朝至唐代初年;也就是大概玄奘西去取經的年代為止,在新疆這一段的絲路可以粗分成兩條,也就是沿著坦克拉馬干沙漠南、北緣的綠洲城市而行的路線。這兩條路線我們稱之絲綢南路與絲綢北路。等到七世紀中葉唐太宗平定西突厥之後,慢慢地在天山山脈以北又形成了一條商人走道。因為這一條路線更北,所以稱之新北道。而原有的絲綢北路改稱之為絲綢中道。

 

而絲綢中道與南道在西端的交會點即是「喀什」這個城市。所以理論上這應該是一個繁華可期、人馬雜沓的地方,可是玄奘不管是在《大唐西域記》,還是《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都輕描淡寫地帶過。

 

佉沙國,周五千餘里。多沙磧,少壤土。稼穡殷盛,花果繁茂。出細氈褐,工織細氈氍毹。氣候和暢,風雨順序。人性獷暴,俗多詭詐,禮義輕薄,學藝膚淺。其俗生子,押頭匾剔,容貌麤鄙,文身綠睛。而其文字,取則印度,雖有刪訛,頗存體勢。………」

 

佉沙國周長五千多公里,大部分都是沙漠,耕地很少。莊稼旺盛,花果繁茂。這裡出產細毛毯,手工精良。氣候溫和,風調雨順。人們性情粗曠爆烈,習慣詭詐,少廉寡恥,學識淺薄。當地有一個風俗,就是如果生下男孩的話,就用木片把頭夾扁。(這種習俗玄奘在屈支國也見到同樣風俗)這裡的人容貌粗俗,喜歡紋身,瞳孔碧綠。文字取法於印度,雖有增減,但文體大致相同,語彙詞句與其他國家不同。篤信佛教,勤於修福。寺廟數百間,僧徒一萬多人,學習小乘佛教。只是學佛不求甚解,僅僅大量背誦經文。因此能將三藏經文與毘婆沙經文,從頭到尾背誦下來的人不算少數。………

 

喀什古稱疏勒,它第一次跟中國的歷史接軌,是在西漢張騫出使西域之後。經過反覆爭奪終於在西元前60年,疏勒正式被納入漢朝勢力範圍,受西域都護府節制。西漢末年漢朝內亂,漢人把這個舞台讓給了匈奴、大月氏、莎車等人競演。

 

西元74年東漢班超再次登上這個舞台,他就是以疏勒為根據地,然後與北匈奴爭奪對西域的控制權。西元116年左右,此地成為大月氏貴霜王朝與東漢的共同屬國。雖然早在此時之前,佛教已經陸續傳入喀什。但是直到這個時候,才由印度的貴霜王_迦膩色迦正式引進系統,並訂定佛教為國教。接著佛教也就由此地沿著絲路,傳遞至中國。所以玄奘在西元643年到此時,才會看到_伽藍數百所,僧徒萬餘人,習學小乘教說一切有部。

 

有關貴霜王迦膩色迦的生平有必要對他多加贅述一些,因為他不但是佛教徒第四次集結的召集人,更是北傳大乘經藏的關鍵人物。迦膩色迦是大月氏國人他繼阿育王(佛教徒第三次集結的召集人)之後三百年成為印度最偉大的國王年輕時他並不信有什麼罪業與福報的說法所以也就曾經做過輕毀佛法的事晚年之後有一天他在打獵正當他追逐一隻白兔進入林間之後白兔卻消失了忽然他看見有一個牧童正在用泥巴堆積一個約莫三尺高的泥塔貴霜王問他在幹甚麼這孩童說明_釋迦摩尼還沒滅度時曾經預言:「我涅槃五百年之後將有一位名叫迦膩色迦的王將在這裡建造寶塔我身上的舍利將多聚集在這裡。」如今大王名字與佛預言相同所以造塔這件功德即將實現因此我在這邊聚泥成塔給您一個警覺與啟示。

 

說完這個孩童就消失不見,僅留那座泥塔挺立在貴霜王面前。

從此之後迦膩色迦王篤信佛教,並建立佛塔請僧說法以及集結經藏等等而且他還在皇宮裡建造一個大講堂每日請一位不同的高僧來講經說法可是他卻發現就算是同一部經典每個高僧的講解都不同於是他將這個疑惑向脅尊者請教脅尊者告訴他:

「佛陀涅槃已經五百年了這期間就有很多不同的部派出現各個部派都滲入己見各執其是所以難定是非如果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除非集結大家在一起重新集結經論三藏統一經義。」

 

於是迦膩色迦王採納脅尊者的建議,召集四方賢哲共集結了五百高僧由世友菩薩主持馬鳴菩薩潤色共集結經論三藏各十萬謁頌名為大毘婆沙論》。(現在我們知道,《論》就是用來解釋佛經的書。)並以梵文刻於赤銅碟再用石盒封起來藏到寶塔裡。

這是佛教史上的第四次集結,也是北傳大乘經藏的開始。

 

現在讓我們回歸歷史,東漢末年漢水再次退潮。當時疏勒國勢不強,到了三國時期兼併了周遭十幾個小國,而成為與龜茲、于闐、焉耆、鄯善等並列的西域大國。

 

疏勒在六世紀中葉以後被突厥控制。直到西元658年唐太宗平定西突厥之後將它歸屬於安西都護府西元754年唐朝爆發安史之亂安西都護府全軍回遷疏勒又成為吐蕃與阿拉伯帝國的爭奪對象。

 

西元840年回鹘西遷疏勒歸附在它的喀喇汗王朝因而改其稱呼為突厥語_喀什。

 

西元915年汗王穆薩 阿卜杜勒 凱裏姆皈依伊斯蘭教喀什地區逐漸伊斯蘭化。

 

西元960年伊斯蘭教成為喀喇汗王朝國教後喀喇汗與于闐的佛教政權進行了一場長期的宗教戰爭一度喀喇汗大敗但是在聖戰的號召下並引進中亞的伊斯蘭軍隊終於在西元1006年依靠來自伊斯蘭地區的支援軍征服了于闐從此這片區域成為伊斯蘭教的信仰區同樣地伊斯蘭教也是藉由絲路再次由此傳入中國。

 

有時候想想;歷史真的像潮水。今日潮來了;這是海的疆界。明日潮退了;這裡又是陸的國土。不變的是土地與人民,世世代代永流傳,子子孫孫常保存。

 

接著玄奘要進入瞿薩旦那國了,這個國家就在今日的新疆和田玄奘在此停留了七八個月國門將近為什麼玄奘在此停留那麼久呢?

 

還有玄奘在此聽到一位由高昌來此做生意的商人帶來消息,他的結拜義兄麴文泰已經亡故,這消息是真的嗎?玄奘當年對他的義兄高昌王麴文泰承諾,回來後要到高昌國為他們講經說法三年。這下子玄奘要怎麼辦呢?

 

另外在中國的歷任朝代中,蠶種的養殖與蠶絲的製作始終列為國家最高機密若有人膽敢攜帶出境那是要掉腦袋瓜子的事可是玄奘在此卻發現一所麻射寺」,裏面祭拜的是蠶寶寶與桑樹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到底是誰把桑苗蠶種偷渡到此?她用的又是何種方法呢?我們瞿薩旦那國篇再聊!

 

 

 

 PARTⅡ_旅行者的喀什(古佉沙國)

2016/06/15新疆喀什

06-18_08-_43_21_009.JPG

2016/06/15攝於喀什

 

06-18_09-_21_23_022.JPG

2016/06/15攝於喀什

早上八點半的火車由阿克蘇出發來到喀什,已經是下午三點左右了。出租車把我載到老城區的一處十字路口,他告訴我:

「《老城青年旅舍》就在這條路進去左邊,那邊有一個小學,現在是下課時間車子不好進去。麻煩你自己走好嗎?」

 

於是就這樣拉著行李咕嚕、咕嚕地和三三、兩兩的小朋友擦身而過。

「哈囉!哈囉!哈囉!」一聲聲童言稚語,來自清晰深邃的五官。

「哈囉!你會說普通話嗎?你們有誰會說普通話嗎?」我問

「哈囉!哈囉!哈囉!」

「哈囉!你會說普通話嗎?」我一再問著

小朋友們沒有回答,只是一個個笑嘻嘻地走開。

真好!初臨貴寶地還有什麼比童稚心靈出自真誠的招呼,更令人欣喜的呢 ?

 

 

伴著他們的笑聲,把我對喀什這個城市一絲絲的不安給拋到九霄雲外。畢竟這是個僅有百分之十是漢人的城市,而且事前又有蒐集到當地一些少數民族跟漢人間的暴力衝突事件。

06-15_17-_36_07_017.JPG

2016/06/15攝於喀什

 

06-15_18-_57_01_128.JPG

2016/06/15攝於喀什

 

一個稚嫩的聲音在我身後響了起:「你要去青年旅舍嗎?」

「是啊!是啊!」我一回頭就看見一個少數民族的小男孩在問話,看樣子應該是維吾爾族的,五官相當立體。

「你知道怎麼走嗎?」我問

「知道啊!我帶你去,就在我們學校對面。」

「現在不是下課了嗎?你怎麼還要往學校走?」

「我要回學校拿個東西。」

「你普通話說的好棒!」

「學校教的。」

「你幾年級了?」

「六年級。」

「你怎麼會想讀普通話的學校?」我知道新疆每個城市都有專教少數民族語言的學校。

「我爸爸說唸漢語學校將來比較好升學,也比較好找找工作。」

「你爸爸想的真周到,好了不起喔!」

「我爸爸是個警察,他是個局長。」

「真的啊?好棒喔!」

就在我們一路談笑間,我要住的《老城青年旅舍》已經到了,而它的對面真的就是一間小學。

06-15_17-_25_49_010.JPG

2016/06/15攝於喀什

 

06-15_18-_53_23_125.JPG

2016/06/15攝於喀什

 

在青旅安頓下來之後雖然已經是下午四點多了,不過因為時差的關係,這邊天黑要等到晚上九點過後才開始。因為中午還沒吃所以趕緊出外覓食,順便趁著天黑之前可以逛逛老城區。

我還記得在焉耆時我問包車師傅:「一個人去和田旅行安全嗎?」

他回答:「只要把活動都安排在白天,然後天一黑就回飯店的話,這樣準沒事。」

這裡雖然還沒到和田,但是我準備比照辦理。更何況這樣異域的城市,如此風情的夜晚,又有什麼東西比得上兩瓶啤酒,再加上幾位來自天南地北的其他旅人之間的「砍大山」呢?

06-15_18-_39_44_118.JPG

2016/06/15攝於喀什

06-15_18-_51_33_124.JPG

2016/06/15攝於喀什

 

從青旅往《艾提 爾清真寺》的方向走去,有一條千年古街_吾斯塘博依街道。因為已經是下午時分,所以除了店家紛紛開張之外,街頭上還有許多賣水果、賣囊的攤販也出來湊熱鬧。這裡店家賣的品項幾乎都以生活用品為主,舉凡金屬用品、紡織地毯、鍋碗瓢盆、花瓶燭台應有盡有。最奇特的是還有人就在店門口簡單的玻璃櫃上,非常大方地賣起寶石來了。我空著雙手舉起來對著主人做拍照狀,他微笑地對我點點頭。只是他身旁坐著一位略嫌粗壯且貌似保鑣者,毫無微笑地盯著我看。他的眼神像似警戒,更像是在警告。

06-19_12-_32_54_001.JPG

2016/06/15攝於喀什

 

06-15_18-_46_15_120.JPG

2016/06/15攝於喀什

 

06-15_19-_17_38_136.JPG

2016/06/15攝於喀什

 

06-18_09-_07_43_018.JPG

2016/06/15攝於喀什

 

走過一段店面之後看到一位老者,看樣子像是一位修理器具的工匠,他的笑容極其憨厚、可掬。同樣我舉手做拍攝狀,他也點頭了。拍完後我由相機螢幕秀給他看,並用普通話告訴他〜你的笑容好和善、好慈祥!

他只是一個勁的微笑、點頭,看樣子他並不懂中文。我把剛剛買的一些無花果乾跟他分享,然後繼續穿梭於老街之中。

06-15_19-_05_51_134.JPG

2016/06/15攝於喀什

 

06-19_14-_57_43_068.JPG

2016/06/15攝於喀什

 

我發現這裡還有一個還蠻獨特的地方,就在青旅附近的馬路邊就有一個派出所,只是大白天就大門深鎖。起先我還以為是已經下班了,所以才鎖上大門。兩天後從塔縣下來再次經過,我發現大門一樣鎖著,只是旁邊的出入口倒是陸續有人進出。 看來它在白天上班時,就是這般模樣由側門出入。

06-18_08-_31_17_002.JPG

2016/06/15攝於喀什

 

06-15_18-_53_23_125.JPG

2016/06/15攝於喀什

 

這條老街的另一頭入口就在《艾提 爾清真寺》旁,而我住的青旅就在老街的這一頭。「艾提 爾」是維吾爾語,意思是「節日的禮拜場所」。每天到這裡做禮拜的人有兩、三千人,如果是星期五的主麻日下午,禮拜人數可達六、七千人。它不但是新疆最大的清真寺,更是中亞最有影響力的三大清真寺之一。這裡原本是一位伊斯蘭教傳教士的墓地,西元1442年喀什葛爾王首先在這裡建了一所清真寺,然後幾經擴建之後形成今日的模樣。只是清真寺左右兩邊的側牆長短不一,這在講究對稱之美的漢式廟宇或宮殿建築裡倒是少見。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拍照變成僅能從較短的那一邊側翼取景,否則畫面左右不均衡看起來很怪。

三天後我去「莫爾寺」回程途中,剛好經過高台民居,於是臨時決定下車去逛逛民居。等我逛完民居隨手招了一部出租車時,才發現師傅是位少數民族,而且不會說普通話,所以溝通不了我要回去的地方。於是臨機一動拿出相機秀出《艾提 爾清真寺》的照片,出租車師傅看到後用力點了點頭,還給了我一個大大的微笑,

。當然!我又順理成章逛了一次「吾斯塘博依街」。

06-18_09-_19_28_021.JPG

 

2016/06/18攝於喀什

 

06-18_21-_10_02_295.JPG

2016/06/18攝於喀什

 

清真寺門口有一個大的圓型廣場,我想應該是節日之時供給大眾聚集、禮拜之用。像現在這個平常時光,廣場周圍散置著一些馬車、羊車,可供遊客娛樂。清真寺旁的樹蔭下,倒是聚集不少閒談、納涼的人們。不過都是少數民族臉孔,其中鮮少看到一位漢族人士。

06-15_17-_48_35_024.JPG

2016/06/15攝於喀什

 

06-15_17-_49_15_026.JPG

2016/06/15攝於喀什

 

廣場靠近老街入口處的某個地方,停靠一輛部警察大巴,而警車旁邊就有一群白鴿靜待遊客餵食。在那群等待餵食的鴿子中,還夾雜著一個下半身光溜溜的小朋友追著牠們跑。那副承平景象與警車的停駐,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06-15_18-_32_08_081.JPG

2016/06/15攝於喀什

 

06-15_18-_34_48_102.JPG

2016/06/15攝於喀什

看來我剛剛說要比照和田辦理的話語,在這個下午、這個場景看起來是我多操心的了!

 

 

06-15_17-_44_17_020.JPG

2016/06/18攝於喀什

 

 

2016/06/18新疆喀什

今日早上參加青旅的沙漠一日遊行程,整個行程實在是乏善可陳。交通工具是一輛七人座的商務車,同行除了司機、女導遊外,還有兩位女孩。一位剛從大學畢業,即將要留學法國。可以看的出來;她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提到她將出國的情形,她一邊敘述那邊治安的可怕,然後一邊彷彿要告誡自己似地說著〜我一定要低調、低調再低調。

這情形讓我想到某個人的 口頭禪 〜謙卑(千杯)!謙卑(千杯)!再謙卑(千杯)!

我真想問他〜到底還要多少杯?

留學女孩的同伴,年齡看起來跟她差不了多少。只是話較少,所以跟她比起來也就略顯成熟。留學女孩說她的這位朋友比較像是她的心靈導師,她有什麼事都會對她傾訴。

這位年輕的心靈導師已然就業,這一次為了陪她這位閨密在出國前出來走走,所以不惜辭掉工作。依照她自己的說法是;她想方設法要向她老闆請假,但是都沒得到準假。最後她的藉口是〜我需要時間沉澱一下!這個理由可能把她老闆惹火了,於是她老闆回她〜甚麼沉澱?我看妳只是懶!

這些只是她們在車上跟導遊的對話,但是我在旁邊聽了差點笑了出聲。

06-18_18-_00_05_082.JPG

2016/06/18攝於喀什

 

06-18_18-_11_08_094.JPG

2016/06/18攝於喀什

 

整個沙漠一日遊的行程過了中午就結束,回來途中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問女導遊:

「請問一下妳知不知道咱們喀什這邊有個莫爾寺遺址嗎?」

導遊先問司機「你聽過嗎?」

「沒有!」司機回答

「我也沒有!」她這才答覆我

我打開手機上的記事簿,並把資料告訴她:

「就在喀什東北三、四十公里的地方。」

導遊也拿起她的手機問我:

「你說甚麼寺?」

「莫爾寺。」

搜尋完後她告訴我:「有耶!在伯什克然木鄉的莫爾村。」

「如果現在麻煩你們載我去的話,能不能請問一下費用不知道要多少?」

導遊跟司機一陣低語後回我:「三百。」

我心裡盤算了一下,他們本來就該帶我們回喀什的。就算是從喀什出發的話,來回七、八十公里三百塊是貴了一點。不過現在的問題是;就算我們現在回喀什市區再找車,實在不見得可以找到懂漢語的司機。就算讓我找到了,他也不見得知道莫爾寺的位置。更何況路上隨便找一輛車,然後跑到郊外的安全性,總比不過透過青旅而坐上的這部車吧?!

經過心裡一陣盤算之後,我隨即點頭答應。

06-18_18-_14_43_098.JPG

2016/06/18攝於喀什

 

06-18_18-_15_33_100.JPG

2016/06/18攝於喀什

 

女導遊回過頭來好奇地問我:「你是個佛教徒?」

「喔不!我只是對佛陀的思想以及佛教的傳遞途徑有興趣的人,稱不上是個佛教徒。」我知道這個回答跟莫爾寺沒關係,所以接著說:

「喀什在整個宗教史上;不管是佛教還是伊斯蘭教史上,都有著舉足輕重且無法取代的地位。它可能是佛教最早傳入中國的地方,到了十世紀喀什又有了新疆第一個以伊斯蘭為國教的王朝。我們知道伊斯蘭教是一個排他性非常強的宗教,而它在喀什這邊已經統治了一千多年了。很難得在這種情況下還會有個從唐朝留到現代的佛寺遺址,而且這個莫爾寺又是目前中國境內最靠近佛教發源地_印度的一處佛寺遺址,所以既然來到喀什,有機會就想順便看看。」

我同時轉身問兩位伙伴:「兩位是要先回喀什?還是要一起順便走走?」

「我們順便去看看好了!」她們回答

06-19_13-_31_35_008.JPG

2016/06/18攝於喀什

 

喀什的《莫爾寺》是目前中國最西方的一個佛寺遺址。事實上喀什不管在佛教或是伊斯蘭教的宗教史上,都有著無法取代的地位。根據前北大教授季羨林先生的看法,佛教傳入中國的路徑是由印度先傳至大夏(位於印度北方的中亞古國),再由大夏經由絲路傳往疏勒(喀什)、龜茲(庫車)焉耆等地。而且這條沿著坦克拉馬干沙漠北緣的路線,還早於絲綢南路的疏勒(喀什)于闐(和田)、樓蘭、敦煌線路。

佛教是大約在西元前百年左右就開始傳至新疆。雖然在接下來的歲月,整個新疆是以佛教為主要信仰的區域,但是也夾雜著多種宗教信仰並存的格局。像是祆教、摩尼教和景教,就是大約在五世紀的時候傳入這個地區。無獨有偶地;中國的道教也約莫在這個時候開始在新疆傳播。只是這些宗教在這個區域的影響力,遠遠不及佛教。不過不管如何;那時的西域至少是多種宗教共存的局面。

在這些宗教裡除了道教是由東方傳入外,其它都是由西藉由絲路漸次東傳。所以可想而知;當年奔波於絲綢之路的傳教士,不僅僅是佛教的僧侶而已。而絲綢南、(舊)北兩道在西方的交會點,也就是說在唐朝之前經由絲路進入今日中國的第一站就是喀什了(新北道在七世紀中後才開始成行),由此可看出喀什在所有宗教東傳上的重要性。

06-19_13-_29_02_004.JPG

2016/06/18攝於喀什

 

新疆從漢朝開始就記載著有「西域三十六國 個個是佛國」,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這裡瀰漫著佛陀的思想。當時還有所謂的西域四大佛國,也就是疏勒(喀什)、于闐(和田)、龜茲(庫車)、高昌(吐魯番)四個國家。

新疆發展到西元九世紀為止,整個西域大致形成三個較大、較有影響力的王朝,他們分別為喀什的喀拉汗王朝,和田的于闐王國與吐魯番的高昌回鶻王國。

大約在十世紀中葉,喀什一帶的喀喇汗王朝傳到了穆薩 阿卜杜勒 凱裏姆的手上。這位喀喇汗不但自己信奉伊斯蘭教,而且因為他在取得領導權途中,曾借助西方伊斯蘭盟友_薩曼王朝的軍隊而成為喀喇汗王。於是穆薩 阿卜杜勒 凱裏姆取得領導權後,強迫其所屬國民全部改信伊斯蘭教。這當然引起喀什地區原有佛教徒的抗議,但卻招來了穆薩 阿卜杜勒 凱裏姆的血腥鎮壓。

06-18_20-_01_16_149.JPG

2016/06/18攝於喀什

 

06-18_20-_08_22_165.JPG

2016/06/18攝於喀什

 

喀喇汗王朝對佛教徒的血腥鎮壓行動,引起了位在今日和田同為信仰佛教的于闐王國的抗議。這讓穆薩 阿卜杜勒 凱裏姆找到了藉口,以「聖戰」的名義對信仰佛教的于闐王國展開血腥征戰,前後達四十幾年。這期間于闐王朝曾經反攻並兩次佔領喀什城,後來的喀喇汗王朝靠著向中亞同是信仰伊斯蘭教的薩曼王朝求得救兵,才逆轉敗勢攻破于闐王國。後來于闐王國的倖存佛教徒軍隊只能憑著天時、地利、人和的有利條件,同伊斯蘭占領者展開了持續反抗近半個世紀的游擊戰。所以于闐到了現在的民間,依舊有著于闐王國與喀喇汗王朝的《百年戰爭》之說。最後的結局是于闐的剩餘軍隊被消滅殆盡,於是整個西疆與南疆都變成伊斯蘭的天下了。於是那時的新疆就形成了信仰伊斯蘭教的喀拉汗王朝,與信仰佛教的龜茲、高昌回鶻王朝南、北分庭對立的情況。

在這段戰爭期間由於高昌回鶻王國是支持于闐王國的,所以喀喇汗對高昌回鶻恨之入骨。於是隨後又對其發動《聖戰》,結果雙方勢均力敵,血腥來往又是數十年。

在對于闐王國與高昌回鶻王國的聖戰期間,喀喇汗王朝的軍隊所到之處不僅對非伊斯蘭教徒進行血腥屠殺,而且大肆進行文化毀滅。在《突厥語詞典》中就紀錄了好幾首有關這些戰事的紀載〜

「我們如潮水而至,攻陷了大小城池,佛像、廟宇全搗毀,給菩薩拉屎、撒尿。」

「我們進行夜襲,我們四周包圍。我們斬其額髮,我們砍殺孟拉克(高昌回鶻地名)人。」

這場百餘年的宗教戰爭,終於在接任的喀喇汗王_阿赫馬德 托幹汗身染重病的情形下而暫時作罷。接著又因王朝內部的分裂,而中止了伊斯蘭宗教征戰的第一波攻勢。

06-18_21-_26_15_310.JPG

2016/06/18攝於喀什

 

06-19_15-_04_49_075.JPG

2016/06/18攝於喀什

 

元末的十四世紀中葉,伊斯蘭教在新疆又出現了另一波傳播高潮。當時此地的統治者是東察合台汗國的禿黑魯 貼木兒汗,他是最先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族人。他首先攻破信仰佛教的龜茲。另外在他兒子黑的兒 火者汗的時期,又對高昌回鶻發動聖戰,並強迫吐魯番與高昌當地居民改信伊斯蘭教。

十六世紀初伊斯蘭教又將佛教排擠出哈密,從此以後整個新疆都是伊斯蘭的天下。

就在新疆伊斯蘭進行宗教征伐之時,同樣地在十世紀至十二世紀,以及十二世紀以後中亞的穆斯林,及部分信奉伊斯蘭教的蒙古人後裔,也多次入侵印度。他們首先摧毀佛教,接著又和印度教相衝突。經過多次宗教戰爭的結果,整個印度境內的佛教徒被摧毀殆盡,並留下部分伊斯蘭勢力在當地。後來這些當地信仰伊斯蘭教的勢力,形成了今日的巴基斯坦與孟加拉這兩個國家。

06-18_21-_33_22_320.JPG

2016/06/18攝於喀什

 

06-18_21-_34_11_321.JPG

2016/06/18攝於喀什

 

現今我們口中偶爾提到的「宗教戰爭」,總讓人首先想到的是歐洲的十字軍東征。但是沒想到在印度與中國的新疆,也曾發生時間更長,更為血腥、暴力的宗教戰爭。

我想這也就是因為新疆;尤其是喀什這一帶地區從九世紀末開始,就跟中亞的伊斯蘭信徒有著相當密切的來往與互助。因此這就是目前整個新疆的治安層級,較其他內陸地區還要來的被注重的原因。

06-19_17-_31_24_118.JPG

2016/06/18攝於喀什

後記:曾經極其好奇;為何一度「西域三十六國 個個是佛國」的新疆,後來是如何變成一片伊斯蘭世界的?趁此機會終於搞懂了歷史的來龍去脈!……

        我了解所有的哲學與宗教系統:都是在探討人類生前或死後的幸福快樂。只是……只是歷史長河的轉彎處,為何氾濫的都是鮮血?堆積的都是人骨?

 

arrow
arrow

    travelerche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