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唐僧去旅行7_伊吾國篇

06-07_10-_11_30_020.JPG

2016/06/07攝於哈密

PART Ⅰ_唐僧的伊吾國(新疆哈密)

   

       唐貞觀元年(西元627年)十一月底

    在戈壁沙漠裏九死一生的玄奘,終於橫越大戈壁來到沙漠邊緣的小國_伊吾國。

    從這裡開始所謂的「國家」觀念,要稍微改變一下了。在咱們中國的朝代裏,不管秦、漢、隋、唐哪個朝代的老百姓,動不動就是幾百萬戶開始起跳。以前的家庭為了生存需要,所以每一戶都是人口盡量聚攏在一起。因此在中國各朝代管轄的人口數量,動不動就是以千萬來計算。但是這個觀念從戈壁沙漠開始一路到印度為止,都要做個修正。在這裡所謂的「國家」,規模比較大的那就比較接近中國的「諸侯」層級。而規模比較小的,那就比較像是管轄一個或數個城市的「城主」階段罷了。不過他們都有自己獨立的稅收、國防、外交與律法措施等等,所以基本上他們都是獨立的小國家。以伊吾的鄰國高昌為例,當它在唐朝 經過突厥之戰後 歸屬中國時的所有人口、戶籍資料都被列入史冊。 根據當時紀載 有「三州、五縣、二十二城、八千戶、三萬餘人 這是經過唐朝與突厥戰爭之後的人口 」而這個規模在當地,已經算是個中等國家了。就因為這些國家都不大,所以一些較小的國家,都要依附在較大國家的羽翼之下,形成類似共和國 或聯邦形式生存 ,否則一下子就會被併吞了。而玄奘現在來到了伊吾國,就是一個非常小的國家。它依靠的是貿易稅收作為主要收入來源。因為這個國家地處東西交通的要道,絲綢之路上的黃金地段,所以南來北往的商人難計其數。它的頂頭老闆有好幾位,最靠近的就是下一篇所要介紹的高昌國,而最上面的老闆就是西突厥的葉護可汗

    我們現在回過頭去看這段歷史,也許可以體會為什麼唐朝在這段時間,會如此嚴格執行禁邊令了。使得玄奘兩次申請出關,都無法獲准。因為在此時的一、兩年後(唐貞觀三年),唐太宗在此用兵,聯合西突厥而一舉消滅了東突厥。接著又分裂、收服西突厥。

    所以此時的伊吾,正在享用它歷史的餘暉而不自知。也許玄奘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裏對伊吾的描述,應該就是歷史對它最後的回顧了。

    玄奘在伊吾所借住的是一所小廟,裡面只有三位僧人,而且都是漢人。這中間有一位年紀較大的,聽到有中原漢僧來到此地。衣服都還來不及繫上帶子,雙腳還來不及套上鞋子,就跑出來歡迎。一看到法師就抱著他高興地嚎啕大哭,說_「豈期今日重見鄉人!沒想到還有今天能夠看到故鄉的人!)也難怪這老者會如此地激動了。

    唐初的禁邊令讓漢人很難越過玉門關與戈壁沙漠來到此地。如果有人去過烏魯木齊的博物館的話,就可以看到很多出土於高昌、樓蘭與這附近的乾屍,因此可以了解這裡原本所居住、生活的,就是跟漢人不同的歐羅巴人種。所以這位老人家應該已經很久沒看過,跟自己同樣人種的新臉孔了。而玄奘自己也是經過九死一生,才得以越過戈壁沙漠來到此。所以他一看到故鄉人,也是感動萬分、痛哭流涕了。

06-07_10-_10_28_017.JPG

2016/06/07攝於哈密

 

 

    我們剛剛提過;伊吾是個非常小的國家。所以沒多久伊吾的國王一聽到有漢僧來到此地,趕忙帶著當地胡僧來到廟裡參拜,並把玄奘請到皇宮裡熱情供養。

    事情真的是湊巧。伊吾的歸屬國也就是它的頂頭上司_高昌國,這幾天派了一個使者來到了伊吾,當天剛好要回國述職。於是就把漢僧來此的消息,帶回給他的國王麴文泰。

    在十一世紀伊斯蘭教席捲整個西域之前,在這片土地上有四個佛教極其興盛的國家分別是高昌(今吐魯番)、龜茲(今庫車)、疏勒(今喀什)、于闐(今和田)。所以當時的高昌國王麴文泰是個非常虔誠的佛教徒,一聽到有漢僧越過沙漠來到此,當日馬上另派使者來伊吾_「敕伊吾王遣法師來」(命令伊吾國王送法師過來)。

    畢竟高昌是伊吾的頂頭上司, 所以口氣中一點客氣的意思都沒有 。不過麴文泰對法師的態度卻是絕然不同,他同時派了好幾十匹馬,並遣了 親信、 貴族騎著駱駝沿路候接。           

    在高昌使者來回的十幾天中,玄奘在伊吾受到殷勤款待。經過莫賀延磧沙漠的洗禮後,玄奘本想好好休息個幾日,然後經由可汗浮圖(約莫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薩爾縣附近)往西行,但是口銜王命的高昌國使者的百般拜請,讓玄奘盛情難卻,就這樣一路被簇擁著往西南走了六日,終於到了高昌的白日城(新疆鄯善縣)。

06-07_10-_18_15_031.JPG

2016/06/07攝於哈密

 

    對於玄奘在伊吾的十幾日裏,大概做了哪些事?《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並沒有多做敘述,但是在高昌就不同了。玄奘與高昌國王的應對進退,真的是高潮迭起、劇情引人。從一開始的傾國之力熱情接待,接著慰留不成怒目相向,最後又以動人喜劇收場令人目不暇給。

    吳承恩在《西遊記》裡,把唐太宗與唐三藏湊合成結拜兄弟。雖然玄奘取經回來後,與唐太宗交往非常密切,但目前沒有任何歷史資料可佐證他們曾為異姓兄弟。但是這段君臣結拜成兄弟的劇情,也不是吳承恩胡亂瞎掰的。史籍上清清楚楚記載著,玄奘與麴文泰這個國王後來真的是成了結拜兄弟了。只是想到一個出家人跟一個在家弟子,從此以後要兩肋插刀、義不相辭就有點好玩了。不過歷史的軌跡告訴我們,玄奘真實上的結拜兄弟,後來卻被小說虛構的結拜兄弟給嚇死了(麴文泰與西突厥聯合阻礙西域商路,並進攻唐朝的伊州。西元639年唐太宗以侯君集為交河道行軍大總管,率兵出襲高昌。西元640年唐軍至磧口,麴文泰聞訊驚懼之下心臟病發而亡。)不但如此;回國後的玄奘跟李世民,還發展出一段亦臣亦友的交情。所以由此可知;站在歷史的時空面前,個人的恩怨情仇真的是渺小啊!玄奘跟麴文泰究竟如何你來我往,最後結成異姓兄弟的呢?我們高昌國篇再聊!

 

 

    PART Ⅱ_旅行者的哈密

    廟兒溝遺址與白楊溝遺址_2016/06/07

06-07_10-_11_58_021.JPG

2016/06/07攝於哈密

 

    瓜州載我來此的師傅告訴我,他的妹婿從小就住在哈密,也是個漢人。所以他問我如果在哈密要包車子的話,可不可以由他妹婿繼續服務。這種在地人的司機除非我不準備包車,否則都是我的首選對象。在電話中問他是否知道廟兒溝與白楊溝這兩個地方?對方回說前者他去過,而後者他雖然沒聽過不過可以問一下同行。幾分鐘後回電;已經知道大概方位與距離。於是談好價錢包了第二天一日的車。包括早上先載我去火車站買票,然後白天跑廟兒溝與白楊溝兩個景點,黃昏時候再送我去火車站坐夜車離開。

    沒辦法!這次的旅行前後總共有卅二天,前面從鄭州到寶雞有三位同伴相陪。好處是住宿與包車的錢有人可以均攤,缺點是有些景點雖不在我這次旅行主題之下,也要帶著他們逛逛。像是開封的清明上河園,寶雞的秦公一號大墓等等。所以如今時間有些緊迫,因此只好盡量利用夜間時間移動。不過種旅行方式我只準備到東疆為止,接著南疆繞著坦克拉馬干沙漠南北緣的城市,因為不知道它們的治安狀況,所以不準備這樣旅行。出外旅行把變數控制在最小範圍才是上策。

   哈密的廟兒溝約在市區東方卅五公里處。這裡海拔有1096公尺,所以跟市區比起來較為涼爽。又因為有雪山溶水流經兒過,所以形成一條綠洲帶。這裏因為有一處佛窟遺址,所以命名廟兒溝。不過現在已經被開發成一處旅遊景區了。這處佛窟遺址據考證始建於公元七世紀,也就是玄奘抵達伊吾國的前後。景區內更是立牌說明;這是因為玄奘法師來到伊吾後,廣施聖水深得百姓擁戴。當地居民為了紀念他,於是修建了這座寺廟。只可惜寺廟毀於第九世回王沙木胡索時期,現今僅可以看到四間佛窟並列的殘骸,每間高十五公尺,面積約九公尺平方。上方頂部呈圓頂拱式建築,不過都已坍塌。所立佛像也早已銷毀,僅僅牆壁略有佛教壁畫遺跡,風格上與敦煌莫高窟極其相似。

    這四間佛窟供奉的分別是彌勒佛、觀自在菩薩、千手觀音跟如意輪觀音。最後還有一間原先儲藏經典的洞窟。

 

 

06-07_10-_09_27_016.JPG

2016/06/07攝於哈密

 

06-07_10-_26_35_041.JPG

2016/06/07攝於哈密

 

06-07_10-_27_42_044.JPG

2016/06/07攝於哈密

 

 

06-07_10-_32_56_055.JPG

2016/06/07攝於哈密

 

    這裡比哈密市更靠近瓜州。原先我以為玄奘度過大戈壁沙漠後「既至伊吾,止一寺,寺有漢僧三人。」的那一個寺廟就是此處,結果告示牌的說明此處是玄奘離開後才建造的。至於玄奘停留的那一小寺究竟流落何方?如今已經缥緲難尋了!我問當地司機除此這處佛窟遺址之外,哈密可有任何跟佛教有關的任何遺址或寺廟?他 非常肯定的 回答說 「沒有!連近代所建的寺廟都沒有。」 還說他曾經帶過家人來這景區避暑、烤肉,他還不知道這裡有個佛窟遺址呢!看樣子十一世紀的伊斯蘭風暴,真的巨細靡遺地橫掃過這片大地。

    在這佛窟遺址幾步之遙的山丘上,一座孤零零的烽火台(古烽燧)寂寞的面向藍天,看盡這片大地的潮來潮往。

06-07_10-_01_02_002.JPG

2016/06/07攝於哈密

06-07_12-_47_04_073.JPG

2016/06/07攝於哈密

 

 

    烽燧是長城的延續。中國長城的型態過了陽關、玉門關之後因為地勢平坦沒有天險可以屏障,所以拋開城牆的構造,而以烽燧的型態逶迤遊戈於這片異域大地之上。這裏是長城系統烽燧的起點,而庫車的別迭里烽燧則是終點。那裏也是玄奘大師離開現今中國境內,最後回望的地標。玄奘就是從現今阿克蘇的別迭里山口,越過蔥嶺而向今日的吉爾吉斯坦的伊塞克湖(古稱大清池)飄逸而去。它也在我這次旅行的目標之一,只是當地極其偏僻又在兩國交界之處,沒聽到有港、澳、台人的自助旅行者去過那裏,所以也不知道能否成行? 沒想到七天之後雖然一路波折不斷,因為一關、一關被押著往上送,所以一度還以為會被抓去拘留訊問。後來多虧貴人相助,最後得以一窺別迭里烽燧的面貌 ,並在那裏遙送玄奘大師的身影別去。

 

06-14_17-_55_15_124.JPG

2016/06/14攝於新疆阿克蘇

 

     哈密的另一個跟佛教有關的景點,就叫白楊溝遺址。 位於市區西北方60多公里處,屬於哈密市的五堡鄉。那是一條綿延十幾公里的遺址,包括了佛寺、佛塔、舍利塔和石窟。根據資料顯示這裡最早的建設始於隋朝,而興盛於大唐。所以我們可以大膽假設玄奘抵達伊吾國的小廟,當是在這白楊溝內的某處了。只可惜 乾涸的 白楊河橫梗路前無法通行,原先有一座橋樑已被拆除,而一座新做鐵製便橋還橫躺路邊。一台吊車彷彿被施了魔法般地伸長手臂被定格住,現場一個人都沒有。隔著白楊河只能用長鏡頭遠遠捕捉幾個遺址的鏡頭,整個情況彷彿如同廢墟一般。等了半個多小時,將現場停格的魔法師依舊沒有現身, 實在太熱了又無處可遮陰, 只好打道回府。

06-07_13-_47_27_078.JPG

2016/06/07攝於哈密

 

06-07_13-_50_46_082.JPG

2016/06/07攝於哈密

 

06-07_13-_50_55_083.JPG

2016/06/07攝於哈密

 

    旅行者的伊吾國2016/09/10補寫

    哈密位於新疆的東部,它是整個新疆最靠近漢人的城市。不過即便如此;十一、二世紀的伊斯蘭的浪潮不但沒有放過它,更是幾乎把這個城市跟佛教的關聯席捲得一乾二淨。不過這也剛好可以留下篇幅,讓我們得以接續上一篇,繼續回顧佛陀生前的生命軌跡吧!

2015-05-29_17.20.34.jpg

2015/05/29攝於青海茶卡鹽湖

 

    當耶舍跟他親戚好友都出家後,現在佛陀的僧團已經有六十人了。只是以規模而言還是太小了,不過事情馬上出現轉機。當佛陀譴走弟子出外說法後,獨自一人邊走邊隨緣說法而來到了優婁頻羅村。這村落的領導者,是三個以迦葉為姓的婆羅門兄弟。其中又以摩訶迦葉為首。摩訶一詞在梵語裡是「大」的意思,所以摩訶迦葉指的就是迦葉三兄弟裡的「大迦葉」。婆羅門教徒侍奉的是三聖火,並以吠陀經為其修行依據。有些經典描述佛陀為了使他們信服,所以示現了某些神通。可是大迦葉並不吃這一套_「年少沙門!乃有如是自在神力,然故不如我得真阿羅漢也。(年輕的出家人啊!你有這些神通是很不錯的,只是還不如我已經修得阿羅漢果位不受後有了。)看來大迦葉見多識廣不為魔幻所惑,只是把佛陀當成很厲害的魔法師罷了。後來佛陀還是依靠道德的勸說與靈性追求的吸引力,讓他放下婆羅門的高傲。這在當時是很了不起的成就,因為那樣幾乎就是一個年輕沙門以一己之力,去挑戰整個種姓制度。佛陀說服迦葉決定一個人社會地位的高低,不是他們的出身,而是因果業報。而宗教的地位是依據道德行為的修練,而不是自己無法改變的世襲種性。並直接指出大迦葉如此猖獗的我執,是無法相容於梵行的。首先這點獲得大迦葉的正面回應後,接著為他述說「去我執則苦離」的無我觀點。最後終於使得大迦葉信服,於是他率領兩個弟弟與一千多位信徒皈依佛陀。這個摩訶迦葉就是日後拈花微笑典故的主角,也就是因為這個典故,摩訶迦葉成為佛教禪宗的初祖。他更是與阿難成為佛陀身旁兩大隨侍聖者,摩訶迦葉的歲數略長於佛陀,所以佛陀身旁看起來較老的隨侍就是摩訶迦葉了。

2015-06-04_18.56.02.jpg

2015/06/04攝於青海貴德

 

    接續摩訶迦葉之後,又有兩個極其重要的弟子即將加入佛陀僧團,那就是舍利弗與目犍連。他們也都屬於婆羅門階級,並且同時投入懷疑論者_刪闍耶的教團 (當時「六師外道」之一) ,只是始終無法修得正果。於是兩人相約若有人先證得涅槃,就要馬上告訴對方。

    有一天舍利弗在王舍城遇見佛陀的一位弟子_阿說示比丘,也就是佛陀在鹿野苑初轉法輪時受教的五比丘之一。舍利弗看見對方法相莊嚴、諸行調寂,認為對方必是位得道高僧。於是趨前禮儀並詢問:「尊者汝師何人?復說何法?」(這位修行前輩您拜在誰的門下?您師父說的是什麼法呢?」阿說示回答他;自己只是個初學梵行者,師侍佛陀。於是就其所知,略說佛法_「諸法因緣生,諸法從緣滅。我佛大沙門,常做如是說(所有一切世間景象,都是種種因緣聚合而成,也會因為其中的某個因緣變異而幻滅。這個因緣生滅的道理,就是我沙門如來所說的法。)

2015-06-08_13.09.15.jpg

2015/06/08攝於青海玉樹

 

    舍利弗聽聞之後頗為吃驚,認為一個梵行初學者就有如此見解,那他的師尊該是何等了不起?於是趕緊去找他的好友目犍連,並邀他一起加入佛陀的僧團接受佛法。當佛陀第一次接見舍利弗與目犍連後,就告訴其他弟子:「汝等當知!今此二人當於我法中為上弟子。」(你們應該知道!今天我接見的這兩個人根器十足,日後將成為我所傳的法中,修養成就極高的弟子。)而日後的舍利弗與目犍連也終其一生協助釋尊弘法。佛陀曾說:「舍利弗如同嬰兒的生母,而目犍連如同嬰兒的保姆,一起同心教導眾比丘。」

    這位舍利弗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裡面提到的的舍利子。他極具智慧、反應敏捷,在佛陀眾弟子中有「智慧第一」的稱呼。他是一位循循善誘的導師,更是佛法的忠實護衛者,所以又有「佛法護衛」的頭銜。而目犍連在佛陀座下以「神通第一」聞名,這個傳說飄洋過海來到中國後,在《盂蘭盆經》中成了「目連救母」 這個故事 的主角。這也成了盂蘭盆節的由來。可惜的是這兩位得意弟子早佛陀一年離開塵世(舍利弗因病而亡故,目犍連卻是被一群忌妒佛陀的婆羅門徒以石頭攻擊致死。)否則佛陀入滅三個月後的初次經典集結,肯定少不了這兩位高僧。不過在南傳佛教信徒心中除了佛陀外,最被所有信徒敬重的就是這兩位弟子了。

2015-06-09_11.35.19.jpg

2015/06/08攝於青海玉樹

 

    佛陀大約是在祂悟道後的一年左右,回到了牠的祖國_迦毘羅衛城的。因為經書記載那一年祂的兒子七歲,就隨後跟著祂出家,因而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小沙彌。只可惜這個從小父親不在身邊的小沙彌,活了三十幾歲就入涅槃了。除了兒子羅睺羅之外,佛陀的家族裡有一些皇親貴族也跟著出家。其中最重要的有兩人,一個是祂的堂弟叫阿難、一個是祂同父異母的弟弟 (也有經書說是另一個堂弟) 叫提婆達多。阿難在佛陀生命後面的廿幾年裡,日夜跟在身邊照顧佛陀起居。所以我們看見漢傳佛教裡佛陀造像身邊的兩位侍者,較年輕那位就是阿難了。 而且佛陀涅槃三個月後弟子們的第一次集結(稱為「五百集結」或「王舍城集結」或「靈鳩山集結」)時,史上第一本經書的紀錄, 就是由阿難先背誦出佛陀生前的教誨。經摩訶迦葉先確認,再經當場五百位弟子認可後記錄下來。  

    另外提婆達多在佛陀老年之後,企圖爭奪僧團的領導權失敗,還屢次陷害佛陀不成,最後自殺身亡。

2015-06-04_18.47.26.jpg

2015/06/04攝於青海貴德

 

    在這些新收的出家弟子中,還有一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不能不提,那就是當時的宮廷理髮師_優婆離。優婆離的出身種性低賤屬於首陀羅階級,也就是奴隸階級。但是他為人極其謙卑、內斂深得釋迦族人的讚賞,於是提拔他為宮廷理髮師。那一天當他看到眾多釋迦族的王子們,前來要求落髮以便次日出家時。他一邊為王子們理髮,另一邊心裡翻騰不已。好不容易等到他工作完畢,便連夜跑去請教佛陀,問他是否也能出家修行。獲得佛陀肯定之後,他半夜就拜在佛陀門下。這件事讓我們了解佛法廣施的對象,沒有出身高低之分。這也是對種性制度的另一種挑戰,因為根據婆羅門教的吠陀經典紀載,首陀羅階級的人是不准祭祀或唸誦經典,更不可以出家。因為他們是屬於不能轉世的「一生族」,而不像是其他三種性(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那般,透過祭祀或其他修行手段得以輪迴轉生。由此可以看出佛法披覆之下,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這種平等觀念在我們現今來看是如此稀鬆平常的事,但在兩千五百年前的印度,那倒是破天荒的創舉。

2015-06-08_11.20.13.jpg

2015/06/08攝於青海玉樹

 

    對於那些慢了優婆離一天才出家的宮廷王子們,佛陀要求他們對早一個晚上就出家的優婆離執禮要恭敬,不能因為優婆離曾經是他們的奴隸而傲慢。佛陀這一點要求更是嚴重挑戰婆羅門的《摩奴法典》規定。因為《摩奴法典》嚴苛到要求不同種性的人們在路上相逢時,種性低的要退至路旁彎腰鞠躬,等待對方通過。不同種姓的人非但不准觸碰,更不可同處一室。即使是因為躲雨而不小心同處時,種性低的要馬上離開室內。而首陀羅階級的人甚至在屋簷下躲雨都不行,得馬上遠離屋舍另覓他處躲雨。

    極其清楚自己出身的優婆離,出家後更是鉅細靡遺地,謙卑遵守著佛陀訂下來的每一條戒律。所以佛教徒必須遵守的第一本律典,就是第一次的「五百集結」時, 由優婆離背誦並記錄下來的。

2015-06-08_12.17.06.jpg

2015/06/08攝於青海玉樹

 

    釋迦族人除了皇親國戚之外,幾年後佛陀的姨媽,也就是祂的繼母_波闍波提喬達彌,還有一大堆的宮廷女眾也跟著出家了。於是她們成為最早的比丘尼。這裡只有一個人除外,那就是佛陀的前妻_耶舒陀蘿,只有她遠遠地避開。其實這也難怪!正當年輕氣盛的丈夫在廿九歲那年,竟然拋下她遁入空門,這是一般世人都難以原諒的事。

    有關佛陀姨母及其她女眾出家一事,本來佛陀是不答應的,後來經過阿難的一再代為請求佛陀才應許。事情發生在佛陀傳道五年後,祂的父親淨飯王也證得涅槃,並於當年入滅。佛陀聽到這一消息後,再次回到迦毘羅衛城弔唁。當時祂在尼拘律園待了一陣子好憑弔祂父親。有一天祂的姨媽也就是祂的繼母,來到佛陀住宿處。並告訴祂現今她已了無牽掛,希望能隨佛陀出家。佛陀當場拒絕她的請求。即使波闍波提再三懇求,佛陀也沒有答應。波闍波提只得傷心地離開。

    幾天後佛陀到了毘提訶國的首都_毘舍離去說法。有一天早上阿難很驚訝地發現,波闍波提和一群釋迦族的女人出現在門口。而且每個人都剃髮披袈裟、風塵僕僕、淚流滿面。阿難向她們詢問因由,波闍波提回答他:「佛陀認為我等女人,於佛法中不得出家受大戒。」阿難也曾是釋迦族的王子,從小就在宮中長大。所以他很清楚波闍波提從小就對喬達摩的照顧,因此非常同情她的處境。於是告訴波闍波提:「且住!我為汝往佛所求請。」

    一開始佛陀還是拒絕阿難的請求,於是阿難只得迂迴而進。

    「世尊!女人於佛法中出家受戒,可能修得須陀洹果位,甚至阿羅漢果位嗎?」

    「可得!」

    「若女人於佛法中出家受大戒,可修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者,願佛聽其出家受大戒。」

    當時的佛陀心思另有考量,所以還想拒絕時。阿難提醒佛陀;祂幼年失母,成長過程全賴波闍波提無微不至的照顧,今日似乎不該剝奪她修得正果的機會。無奈之下佛陀只好讓步。只是佛陀感嘆牠的佛法本來可以傳世一千年的,現在因為有女性加入,所以斷言祂的法只能傳承五百年就結束了。佛陀並不是看不起女眾,而是考量日後的弟子們可能會因為男女共修,而壞了出家人的戒律,最後使得佛法不再為世人所接受。很慶幸地!佛陀錯了。我很高興地大聲說;佛陀先生您錯了!您的法不只傳承五百年,還在五個五百年後,不管在高原上、在平原裡或是飄洋過海到達異域,依然有著很多人依靠您的法而學會放下我執,過著輕安、法喜的歲月。

2015-06-04_18.34.33.jpg

2015/06/04攝於青海貴德

 

    佛陀為了讓更多人能了解祂的法,所以終其一生始終沿著恆河流域的兩岸,為那些城市的居民們說法。現在我們知道佛陀對祂的入門弟子們說「三法印」、「四聖諦」和「八正道」。另外還有我們未曾提及的「緣起法」(或稱「因緣法」、「十二因緣法」。詳見註一)。但是對一般百姓祂又是如何說法的呢?

    很幸運的在著名的《羯臘摩經》裡,我們可以看到佛陀對一般百姓說法的模式。羯臘摩族是在恆河谷地最北的一個部落,後來被拘薩羅國所統治。先進的拘薩羅雖然帶來了文明與經濟,但是也像是其他被強權所統治的區域一樣,羯臘摩族人難以自主地被加諸了不安與恐懼。 這是被征服者難以脫卸的命運與壓力。

    當佛陀來到他們的喀奢普塔村時,苦悶與空虛的羯臘摩人,於是群聚在佛陀面前問法。只是他們心中充滿疑問,因為過去就有很多其他外道修行者,來到他們村落演說他們各自的法。但是這些苦行者或婆羅門之間的說法,不是互相矛盾要不然就是互相攻擊、毀謗。這一切使得他們難辨是非,更是無所適從。

    佛陀沒有滔滔不絕地述說他的法,反而透過問答幫助羯臘摩族人自己去尋找答案。祂先告訴他們〜〜「你們的困擾由來,是你們期待他人為你們提供答案。事實上如果你們能夠內觀自省時,答案早就存在你們心中了。」

    佛陀說:『羯臘摩人啊!不要輕易相信傳說或權威,道德的問題必須要反諸求己。』

    於是佛陀問:『貪欲是好還是不好呢?』

    羯臘摩人回答:『不好!世尊。』

    佛陀再問:『你們是否有人發現心中充滿貪欲而為所欲為,甚至殺人、偷盜、妄語的人?』

    『是的!世尊。我們知道有這種事 、有這種人 。』

    『這種行為是否會使自私的人不受歡迎因而不快樂?』

    『是的!世尊。』

    『那一個人的瞋恨,或癡迷於幻相而無法如實理解事務,是否也會讓人無法快樂活在世上?』

    『是的!世尊。』

    『當你們心中充滿稱瞋恨或愚癡的情緒時,是否會招來痛苦和煩惱?』

    『是的!世尊。』

    ………………

    ………

    就這樣;佛陀要羯臘摩人自己靜觀內省,並觀察貪、嗔、癡三把火所帶給他們的苦果。所以討論終了時,羯臘摩人發現他們早已知道佛陀的法了。

    佛陀總結〜〜「這就是為什麼我告訴你們不要依賴任何導師的原因。當你們在心裡了解到哪些是善法?哪些是不善法時?你們就要如是奉行並且堅持不懈怠,別去管他人是如何舌燦蓮花。」

    祂更進一步提出十大不可相信_

    不要因為口耳相傳就信以為真。

    不要因為合乎傳統就信以為真。

    不要因為轟動一時或流行廣遠就信以為真。

    不要因為出自聖典就信以為真。

    不要因為合乎邏輯就信以為真。

    不要因為根據哲理就信以為真。   

    不要因為合於自己的見解就信以為真。

    不要因為演說著的威信就信以為真。

    不要因為他是你的導師就信以為真。

    佛陀更希望人們不要因為尊敬祂,而接受祂的教訓。祂要人們像烈火試煉真金一樣,自己去實踐印證祂所說的法。從它們結出的果實,去認識它們。沒經過自己證實,聽到就相信的叫做迷信,經過自己證實之後才相信的叫正信。

    原來佛陀是要告訴羯臘摩人的是;人間就是一個道場,無處不可修行。而所謂的修行就是隨時觀照並管理自己的每一個念頭、每一個情緒,使它們免受貪、嗔、癡、慢、疑、忌的影響因而造惡業、受惡果。這就是佛法!這就是修行!

2015-06-08_13.52.39.jpg

2015/06/08攝於青海玉樹

 

    看來佛陀會因地制宜或因人而異,來對出家人與在家眾有著不同的說法。有一則關於給孤獨長者的故事,可以印證這件事。

    給孤獨長者是一位非常虔誠的優婆塞(在家眾),幾十年來始終盡力供奉佛陀及其僧團。佛陀在世時最大的精舍_祇園精舍,就是由給孤獨長者捐獻的。當他臨死前被病痛所折磨時,佛陀委派了舍利弗和阿難去看他。舍利弗為了讓給孤獨長者不執著於感官,無恐懼於死亡,於是教他「無我」的觀念。讓他了解所有的人、物都是與其他生物相互依存,且互換能量的方式存在這個世界上。如今他的軀體即將化為空氣、水及其他養份來滋潤大地,就像先前大地以空氣、水及其他養份滋潤他一樣。死亡只是一種能量的轉換過程而已,只是我們的色身由聚而散的開始,就像出生是大自然能量由散而聚的結果一樣。

    所以死亡只是生命過程中的一個段落而已,但並不是結束。身體只是我們感應這個世界的一個工具罷了,如今的軀體因為時間到了、因緣變異要散化了。而我們生前的業力與因果決定了我們能量的型態,這種或是寧靜、祥和,或是疑懼、驚恐的能量型態,將會伴隨著我們進入未來的世界,凝聚成另外一個形體,歷經另外一個輪迴。

    這是給孤獨長者先前從未曾聽過的理論,當下不禁激動的流著淚。

    阿難憐惜地問他:『您現在還會害怕、恐懼嗎?』

    『不!當我知道即將何去何從時,我就不再害怕恐懼了。只是我侍奉佛陀幾十年來,從未聽到佛陀或其他尊者有如此精妙的說法。為什麼直到如今我才會聽聞的到呢?』

    舍利弗告訴他:『這個說法不是對在家眾說的。因為一般人很難接受「無我」的觀念,只有出離家庭、放下一切物慾的人,而且還要透過「四念處」的修練,才能接受「無我」的觀念,才能體會「無我」的事實。而且就算是我們出家人對四念處(或稱四念住)的修練,其中在不淨觀與白骨觀的修練途中,就曾經有六十個人因為走火入魔而集體自殺的案例(故事紀載於《雜阿含經》中)。所以一般在家眾身邊沒有長者的指導,實在不適合獨自做這種修練。』    

    『這是不對的!居家白衣也應該聽聞這種法。有少數居家白衣有大智慧,足以成正覺、證得涅槃解脫。』

    根據經典的紀錄,給孤獨長者當晚就含笑過世了。這個故事也同時讓我們了解到;佛法並沒有辦法讓我們避免老、病、死,但是卻可以讓我們不再恐懼於老、病、死。 這種生存方式就是一種解脫!

2015-06-08_15.31.22.jpg

2015/06/08攝於青海玉樹

 

    同時由這兩個故事來看佛陀生前的說法,對於一般大眾著重於道德的修練。告訴他們覺悟之途就是一條減法之道,唯有將自己身上的貪、嗔、癡、慢、疑、忌等等障礙的移除,然後伴著慈、悲、喜、捨(四梵住)過日子,心中的佛性自然就會顯現。而人就能從煩惱與壓力中解脫,就能過著輕安、法喜的生活。然後對出家弟子則更進一步傳授「三法印」、「四聖諦」、「八正道」與「緣起法」等等,這些現代學者所稱的原始佛教理論。並透過瑜伽與念住的訓練,來體驗這些理論與擺脫我執的力量。

    在這裡可以看出佛陀一生說法的主題,就是以苦生與苦滅為宗旨。祂讓世人了解痛苦在我們心中有兩個停靠碼頭,一個叫無明,另一個叫我執。只要我們拆除心中這兩個碼頭,痛苦便無處可停泊。祂告訴在家眾每個人都有一顆具有佛性的本初心,但是它極易被人性的陰暗面所掩蓋,因而看不清事實狀況,這就是無明。無明造成痛苦的過程是無明_起惑_造業_受苦。所以當本初心被貪、嗔、癡、慢、疑、忌所蒙蔽時(無明),往往讓人迷惑於外在情景或內心情緒(起惑),這就讓人很容易讓人做出錯誤的決定而製造惡業 (造業) 。於是惑業苦的輪迴就此啟動,其結局也就因此受苦了。因為在家眾身處紅塵,比較有機會受到世俗的誘惑與影響。針對這一點佛陀要他們先自淨其意,以免受到貪、嗔、癡、慢、疑、忌的迷惑。

2015-06-08_13.51.19.jpg

2015/06/08攝於青海玉樹

 

    但是任何一種教育方式,如果一天到晚告訴你這個不能做、那個也不能做的話,那這種壓抑性的教育肯定不能持久。所以佛陀還要在家眾修持「四梵住」。梵就是指梵天,也就是天神的意思。所以四梵住就是說;四種與天神同在的修行,或說四種依佛的淨土而住的修行。由此可見佛陀對「四梵住」的評價有多高了。這「四梵住」就是_

    慈_意圖使他人擁有快樂或快樂的因。

    悲_意圖使他人解脫痛苦。

    喜_感受生命中美好而喜悅的能力。包括為他人的美好而隨喜。

    捨_一種內心寧靜、平和的放手能力。

    「四梵住」的修行對佛教徒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而且很可能這就是佛教能夠延續這麼久的時間,而未消失在歷史長河的原因。因為這種修練讓人感到輕安、法喜,甚至幸福、愉悅。

    現代的腦科醫學已經證實,所有需要外在人事物的配合而帶來的喜悅與快感。雖然大腦都會分泌出快感物質做反應,但是都無法持久。因為我們大腦知道,如果我們身體長久處於這種外在刺激之下是不好的。比如說身體自己的反應如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腎上腺素狂飆等等現象。另外這些外來物質大量持續的刺激,也會為身體帶來惡劣的影響。所以我們的身體會漸漸自動降低對這些外來的事物的反應,這個現象叫做腦內平衡。例如一個喜歡美食的人,叫他一天三頓餐餐龍蝦、 鮑魚 ,那可能不用到一個月他已經對這些美食反胃了。又或者是一個藥物或酒精成癮的人,他的癮頭會越來越大、越來越深的原因,就是腦內平衡在作用。可是醫學家也發現;唯有我們大腦主管知識學習和精神活動的前額葉,所散發出來的愉悅感,大腦沒有對它設下停止閥,所以會越做越快樂。這些是指崇高的意念如慈悲與利他行為所帶來的喜悅。而「四梵住」就是在做這種慈悲、利他的修行。

    其實何止是佛教徒,任何一個崇高而偉大的志業,都必須包含「四梵住」的修行, 否則它難以長久 。像泰瑞莎修女矢志照顧老、病的善行,或慈濟功德會的四大志業,都是在做慈、悲、喜、捨的工作。 甚至是在非洲行醫多年的史懷哲醫生 (註三) ,或 印度聖雄_甘地的非暴力哲學的獨立運動也是一樣 即使他們各自擁有不同的宗教理念, 但我們 同時可以感受到他們內心都擁有一股巨大決心與能量,而且外在卻都充滿寧靜、謙卑並且瀰漫法喜的形象。

2015-05-22_14.03.29.jpg

2015/05/22攝於敦煌博物館

 

    佛陀對出家人的修行,更是要他們直接修練「四念處」。也就是透過觀照身、受、心、法四個方向的修煉來放下我執。早期的四念處為 「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心如心」、「觀法如法」 。這裡的「如」是指如實,或說如實自我觀照、覺知,了了分明但不介入其中。修行「四念處」的目的,在於心中任何感受升起的當下,透過觀照與覺知而不為其所動。舉個例子來說明;當有個情緒在我們心頭升起時,不管它是高興、是悲傷,是喜悅還是厭惡。先別隨著情緒舞動,好好觀察這股情緒帶給你身體的影響,如心跳加快、血壓升高、 口乾舌燥 等等。你知道這些生理變化剛剛沒有,但是現在有了。你也明白待會或是明天,它們也將會消退。所以你知道這些情緒的變化,只是來來去去隨緣而生。它們並不是你,它們也不能代表你。所以當情緒來臨時,就僅僅如實觀察它的出現與消退,大可不必隨著情緒的起伏而波動。甚至告訴我們;情緒起伏時,就是修行解脫處。

    在後來佛教的傳遞過程裡,不知道哪位高僧直接點出了「四念處」的修行方向。也就是 「觀身不淨」、「觀受皆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透過這四個關照過程,來徹底放下我執。也就是要人們看透身軀的幻化性,了解諸受皆苦實,知道人心無常住,進而能夠明白諸法相不必我執。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四念處」的修練是「三法印」的延續。

    關於「四念處」佛陀曾經有過石破天驚的評語:『此是眾生清淨,超越愁悲,滅除苦憂,成就正道,體證涅槃之唯一道路。此即「四念處」!』

    佛陀生前最後對阿難的遺言,就是要他「依四念處而住」,所以「四念處」又有「四念住」之稱呼。後來佛教經由斯里蘭卡南傳至泰國、緬甸、柬埔寨等國時,「四念處」更成為南傳佛教的修行重點。

2015-06-08_13.09.15.jpg

2015/06/08攝於青海玉樹

 

    現在讓我們言歸正傳;老年之後的佛陀,更是看盡了人世間利慾薰心、人性醜陋的一幕。兩位生平極其支持佛陀的國王,其中拘羅薩國的波斯匿王,被他的部將_長作趁著國王去見佛陀時,帶著所有部下叛離。這使得波斯匿王最後困死於路邊的小旅館。

    而供俸佛陀近卅七年的摩揭陀國王_頻婆娑羅王,也被他的親生兒子暗殺不成,後來囚禁於牢中將他活活餓死。

    至於佛陀本身際遇,也沒躲過人性的貪婪。祂的同父異母的弟弟 (或說是堂弟) _提婆達多,在佛陀年老之際向祂提出退位,並由他來領導僧團的要求,但被佛陀所拒絕。因為佛陀認為僧團的運作與維持,靠的是個人的自制與負責,所以不需要有核心的權威人物來領導。於是惱羞成怒的提婆達多串聯摩揭陀國的阿闍世王子,多次暗殺佛陀不成,後來自殺身亡。

    但是佛陀的家人_ 迦毘羅衛國的 釋迦族人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們在佛陀三次攔阻之下,最後還是被波斯匿王的兒子給滅族了。

    歷經年華老去的無力與種種利慾薰心的醜陋,更使得佛陀看盡了我執的幻化,也更肯定了祂「去我執則苦離」的正確。老年的佛陀被一位婆羅門這般形容「嚴容絕世、諸根澄靜、其心寂定、第一調伏、正觀成就、光相巍巍、猶若金山。」這位婆羅門坦承當他看到結跏趺坐在菩提樹下的佛陀時,讓他聯想到長牙巨象的形象。兩者都是擁有極其龐大的力量,但在外表上卻顯露出安和與寧靜。很慶幸地;這些散發出和諧、寧靜並帶著喜悅的形象,我們在當代聖哲們身上,都還可以看到同樣的光彩。

    然而死神最後並沒有錯過佛陀。就在佛陀八十歲那年,即使祂的兩個最得意門生_舍利弗與目腱連已死亡年餘了,祂還是風塵僕僕地四處說法。有一天當他來到偏僻的波婆村時,祂與隨侍的阿難接受一位鐵匠_純陀的供養。其中有一道菜叫旃檀耳,關於這個菜有幾個說法,一種說是豬肉乾、豬肉末(詳註二),另有一說它是一種餵豬吃的塊菌類蘑菇。只是餵豬吃的食物,似乎不會拿來當成供奉的食品吧!不過不管旃檀耳到底是什麼,佛陀吃下之後就覺得不舒服,要純陀把剩下來的旃檀耳埋掉別吃了。半夜裡佛陀開始吐血並且肚子絞痛不已。第二天當佛陀勉強走到末羅國的拘夷那竭時,實在撐不下去了。祂知道自己的涅槃時間到了,這時在附近遊化的弟子也聞訊紛紛趕來。慈悲的佛陀深怕祂的弟子將來會怪罪純陀供養不淨的餐飲,所以還特地要阿難請人轉告純陀,說佛陀認為這是祂吃過最好吃的兩頓飯之一。我想另一頓應該就是在尼連禪河邊,所接受牧羊女的乳糜了。

2015-06-09_11.48.45.jpg

2015/06/08攝於青海玉樹

 

    佛陀在熙連禪河沐浴乾淨後,隨即進入一處沙欏樹林。祂找了一棵高大的沙欏樹,然後在樹下側身躺好。以右手枕頭,獨自對抗著身體的不適。

    隨侍在側廿幾年的阿難,不禁難過地痛哭流涕。佛陀知道他尚未開悟,於是喚人叫阿難過來吩咐他:『止!阿難。勿悲!勿哭!』

    阿難哭道:『世尊之言畢,我等失教主。』

    『莫作是言。阿難!』

    『世尊離去後,我等將何去何從?』

    『若我過去後,自依止,法依止,不餘依止。』(如果我離開這個塵世,那你要依靠自己,皈依真理,其他的都不足以為依賴。)

    佛陀深怕阿難尚未明瞭,所以特別再交代:『阿難!汝日後當以戒為師,依「四念處」而住。』

    ………………

    ……………

    …………

    ………

 

2015-06-08_12.20.11.jpg

2015/06/08攝於青海玉樹

 

    時光荏苒;匆匆兩千五百年歲月倏忽而過。只是這段期間以來有多少依靠權力、利益甚至個人的號召力而凝聚的團體,不斷紛紛瓦解、潰滅。但是佛陀僧團的存在卻依然活力萬分,且持續引導眾生去尋找他們心中的樂土。

    佛陀一生四十五年的說法,教導世人如何超越世間的苦。教導世人從人性中的我執與自私裡,尋找真實的喜悅。佛陀的行為讓我們看到平等、隨順、寧靜、安和的生活方式,其實這種生活方式就是彼岸!就是禪境!就是涅槃!所以佛法是一種教我們生前活出極樂,而不是死後才能到達天堂的生活方法。

    是的!原來佛法就是一種教我們快樂的活在當下之法!

2015-06-09_11.54.48.jpg

2015/06/08攝於青海玉樹

 

 

    註一  佛陀的「因緣法」或稱「緣起法」、「十二因緣法」。這是佛法中比較艱澀難懂的部分,因為它把痛苦的輪迴與生命的輪迴混在一起說明了。所以這十二個階段的形成,包含前世、今世與來世三個階段。佛陀還曾經一度認為緣起甚深而不願對大眾開示,後經梵天三次勸請,佛陀才對眾生說法。

    根據《雜阿含經》中紀載;所謂「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 ,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光是看到這樣的詞句,真的是讓迷惑的眾生更加地迷惑了。

    「十二因緣法」依照先後發生順序的排列為;無明_行_識_名色_六入_觸_受_愛_取_有_生_老死。其中的「無明」與「行」是在說明一個人上一輩子製造出來的前世因。它述說的是任何一個未經修煉的心極其容易被貪、嗔、癡、慢、疑、忌所蒙蔽,這種被蒙蔽的狀況就是「無明」。當無明的心有任何舉止時就是在「行」業,就是在製造業力。這裡尤其是指惡業,所以才會有這輩子的苦果。這些業力決定我們能量的形態,因而湧入死後的未來。到目前為止這兩樣「無明」與「行」說的是前世被行使出來的因, 接下來是這些前世因而產生的現世果」。

    有了過去世的「無明」與「行」產生的業力,開始了這一輩子的母胎受孕(識),然後由單細胞開始分裂形成身、心雛形(名色)。接著胎兒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逐漸形成,因此稱之「六入」。接著胎兒出生了,開始跟這個世界接觸(觸)。嬰兒再大一點了,就對這個世界有所感受與思考(受)。

    這五樣_識_名色_六入_觸_受_說的是因為前世業因形成的今世果。而接下來的三樣愛_取_有_是今世的因,同樣地最後會形成來世的果。等到嬰兒長大成人了,開始執著於金錢、財產、名聲、地位或異性關係,這就是「愛」。因為這些貪愛、執著所以開始想盡辦法,甚至無所不用其極地去追求,這就是「取」。然後讓人執著於佔有、執著於自我,而這種執著就是讓人不易掙脫的束缚(有)。 到最後迷惑的生命; 來世依舊是迷惑地在愛 仍然憂、悲、苦、惱、愁、哭中過一世(生_老死)。

    佛陀的「緣起法」訴說的是痛苦的輪迴。它沒有起始也沒有終點,說的是循環不斷的痛苦輪迴。 就如中觀論裡所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所以在這輪迴中只要有一處被切斷,痛苦就不會循環下去。而前世的因(無明與行),還有今世的果(識、名色、六入、觸、受),這都已經是形成的事物,我們無法改變。當然來世果尚未發生,同樣我們無法異動。所以整個十二因緣中只有今世的因_愛、取、有,這三者讓我們有機會中斷苦的輪迴。也就是對於金錢、財產、名聲、地位或異性關係等等的貪「愛」、求「取」、佔「有」,這三個過程能從中放下一樣,就能由世世代代痛苦的輪迴中解脫。

    佛陀的「因緣法」說的就是這個苦生與苦滅的輪迴,這也就是佛陀一生說法的主題!

 

2015-06-03_19.22.15.jpg

2015/06/03攝於青海剛察

 

    註二  佛教徒會吃素是從中國的梁武帝大力提倡後才開始的,因為它跟佛教原有的「同體大悲」理論,非常契合因而天下景從,繼而成為中、日、韓、越等大乘佛教的特有傳統。所以在佛陀時期的佛教徒雖有不殺生的戒律,但托缽行乞時施主施捨什麼食物他們就吃什麼。只是佛教傳入中國後,漢人的儒家思想比較難接受乞士的觀念,所以改由其他供奉以供養僧侶。如今南傳佛教的緬甸僧侶還保留佛陀時代一早托缽行乞的傳統,然後過午不食。

05-31_12-_16_26_040.JPG

2016/05/31攝於西安興教寺

 

註三  史懷哲醫生曾有一段名言_「真正的哲學必須由全面而直接的知覺事實開始;(這個事實就是)我是想要活下去的生命,與許多也想活下去的生命一起存活。」這是不是跟佛教的互即互入、相互依存的觀念很相像?

 

 

 

arrow
arrow

    travelerche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