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美麗小溪ˍ玉樹 勒巴溝

2015-06-08_13.52.39.jpg

2015/06/08攝於青海  玉樹

 

2015-06-08_14.06.17.jpg

2015/06/08攝於青海  玉樹

 

 

        大唐貞觀年間;在青藏高原上崛起了一位有史以來最為偉大的贊普(國王)—松贊干布。他曾於貞觀十年(西元636年)遣使入京,希望能夠請婚求娶漢家公主。只可惜當時的李世民根本未曾聚焦在這片高原上,所以拒絕了高原來使的第一次和親求請。


        當時的松贊干布誤認;是因為同時在長安出使的土谷渾使者,從中作梗以致於求親不成,所以怒火中燒之際興兵攻打了土谷渾,並把他們趕到青海湖以北。


        怒火未消的松贊干布,回過頭來又揮軍進攻唐朝最靠近他的駐軍屬地—松州(今日川西的松潘一帶)。於是爆發了歷史上的「松州之戰」。這場戰事在吐蕃沒有勝,大唐沒有輸的情況下雙方暫時歇息下來。


        當時的唐朝除了剛打完一場與東突厥的大戰(貞觀三年)外,而且西北方的西突厥與東方的高麗都蠢蠢欲動。於是唐太宗為了爭取後續跟突厥與高麗的對決時間,於是答應了松贊干布的第二次和親請求。而這次的婚姻也換來了數十年的雙方和平。


         唐貞觀十五年(西元641年)正月十五日一對婚嫁隊伍從長安出發,途經西寧,翻日月山,過玉樹長途跋涉到達拉薩。
而身為當時吐蕃帝國最偉大的贊普,也是文成公主未來夫婿ˍ松贊干布,還特地來到柏海(今日青海 瑪多一帶)附近迎接,並同時對持節護送的大唐禮部尚書ˍ李道宗行翁婿大禮。

2015-06-08_08.20.36.jpg

2015/06/08攝於青海  玉樹

 

2015-06-08_13.13.00.jpg

2015/06/08攝於青海  玉樹

 


        當隊伍繼續前行至今日的玉樹,即將越過目前的省界時。篤信佛教的文成公主命人在一條小溪口的山壁上,刻上了她與未來夫婿共同的「禮佛圖」。以祈求雙方國人能夠透過這次婚姻而和平相處。

2015-06-08_14.44.35.jpg

2015/06/08攝於青海  玉樹

 

2015-06-08_13.13.50.jpg

2015/06/08攝於青海  玉樹

 


        上天應許了文成公主的祈禱,所以在唐太宗與松贊干布兩人生前,雙方不但秋毫無犯,兩國關係更是好到令人羨慕。貞觀廿一年(西元647年),當唐太宗揮軍西域時,就曾經徵用吐蕃軍隊攻打龜茲國(位於今日南疆 庫車)。


不但如此更是於貞觀廿二年(西元648年),當時唐朝的右衛率府長使ˍ王玄冊出使印度時。因為當時印度總共有大大小小十六個國家,每個國家跟大唐不見得都能保持友好關係。尤其當時最大的國王ˍ戒日王死後,他的屬下ˍ阿羅那順企圖篡位,因此試圖圍捕政治立場不同的大唐使者ˍ王玄冊。王玄冊脫逃之後發檄文給尼泊爾王ˍ那陵提婆與吐蕃贊普ˍ松贊干布,總共徵召了雙方8200名軍士,結果生擒阿羅那順執獻長安。所以文成公主的和親之行,算是非常難得的成功案例。

2015-06-08_11.20.13.jpg

2015/06/08攝於青海  玉樹

 

2015-06-08_13.59.20.jpg

2015/06/08攝於青海  玉樹

 

2015-06-08_12.17.06.jpg

2015/06/08攝於青海  玉樹

 


這條崖壁被文成公主命人刻上「禮佛圖」的小溪,後來被藏人取名為「勒巴溝」,漢文意為「美麗小溝」。從此之後藏人為了感念文成公主的入藏,以及引進了當時較為先進的文明、農耕、工藝與佛教等等。於是陸續在此溝內及岸邊的石頭上,分別刻上【六字箴言】及其他藏文經典。這些刻上箴言的石頭藏人稱之【瑪尼石】。由於這些石頭大都浸於溝內被水半淹或全淹,要不然就是伴著溪水而居,所以這些瑪尼石又被稱之為【水瑪尼】。


這是一條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小溪,寬僅三到五公尺,但是全長約兩公里的範圍內,卻散布著數以千計刻上【六字箴言】的瑪尼石頭。

2015-06-08_12.20.11.jpg

2015/06/08攝於青海  玉樹

 

2015-06-08_12.22.20.jpg

2015/06/08攝於青海  玉樹

 

2015-06-08_12.52.55.jpg

2015/06/08攝於青海  玉樹

 


一千三百多年過去,溝口的「禮佛圖」漸次風化了、模糊了,但是溝內的水瑪尼卻也一顆顆更為溫潤了、柔和了。它們至今依舊隨著雪山融化下來的冷冽溪水,在風中輕輕吟唱著~~
嗡、嘛、呢、叭、咪、吽…………
嗡、嘛、呢、叭、咪…………
嗡、嘛、呢、叭、…………
嗡、嘛、呢、…………
嗡、嘛、…………
嗡、…………
…………

……

2015-06-08_13.37.54.jpg

2015/06/08攝於青海  玉樹

 

2015-06-08_13.00.02.jpg

2015/06/08攝於青海  玉樹

 

 

只是如今我們查遍了所有史冊,都沒有關於文成公主的出身與姓名的紀錄,都只是說明她是宗室之女。後代學者根據松贊干布曾於柏海,對太宗的堂弟江夏王李道宗行翁婿大禮,由此推論文成公主是李道宗的女兒。不過李道宗當時也是大唐的禮部尚書,和親更是兩國之間的大喜事,所以由他來代表朝廷持節護送和親隊伍也是理所當然。而松贊干布對代表大唐的護送大使行大禮,也是一個正常現象。


理解這一點非常重要; 因為在此之前中國的和親人選(尤其是漢朝),被選定的大都是具有皇家血統的罪臣之女,所以令人懷疑文成公主的背景是不是也是如此。史上第一位被列入史冊的和親公主ˍ西漢的細君公主就是最好的例子,她的父親就是漢高祖劉邦的第八子ˍ劉建,後因企圖謀反不成最後自殺身亡。連帶使得他的家人;包括女兒劉細君皆成為罪臣。所以史籍故意隱藏文成公主的出身,或許是像細君公主那般有其難言之隱。

2015-06-08_16.25.14.jpg

2015/06/09攝於四川  石渠

 

2015-06-09_11.59.38.jpg

2015/06/09攝於四川  石渠


至於細君公主之所以被列入史冊,那是因為她的一首詩被班固收錄在《漢書》之中~~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我生長的皇家要把我嫁到遙遠天邊的另一方)
遠托異國兮烏孫王  (我的一生就此託付給塞外的烏孫國王)
穹廬為室兮氈為牆  (住在那些游牧民族居住的氈帳為房子,並以毛毯為牆壁的地方。)
以肉為食兮酪為漿  (食物以肉類為主食,飲用的東西也只有奶酪。)
常思漢土兮心內傷  (居住在這裡常常思念故鄉風土,心裡面常常感到非常悲傷。)
願為黃鵠兮歸故鄉  ( 多麼希望我能變成黃鵠鳥展翅飛回我思念的故鄉)


劉細君出使和親那一年(西元前105年),年紀與文成公主同樣是十六歲。不知道是不是這個緣故,很容易讓人把細君公主與文成公主合而為一作為聯想。


史書對細君公主的紀錄是這樣子的《年方十六,花容月貌、纖細嫻靜、知書達理、能歌善舞。》這大概也是我們現代對一位二八年華的女孩,所能用上的最好形容詞了。


和親兩年後(西元前103年)當年齡足以成為細君公主祖父的烏孫王—獵驕靡逝世之後,他的孫子岑陬軍須靡繼位。依照當地的習俗,新王要繼承舊王所有妻妾。細君公主無法接受,向漢武帝請求歸國。漢武帝讓她接受當地風俗,以成就聯合烏孫共擊匈奴的大局。細君只得再嫁岑陬。


細君公主的《悲愁歌》(或稱黃鵠歌)沒有屈原辭賦的壯麗,沒有李白詩篇的豪邁,有的只是一個柔弱女子的憂愁、思念和哀怨。當年這首詩打動了多少人的情感,於是一字、一句沿著詩路被傳回大漢。當時有鐵有血的漢武帝,聽到之後大受感動。因此命定每年大漢派遣探親隊伍,前去西域撫慰細君公主。

2015-06-09_12.35.14.jpg

2015/06/09攝於四川  石渠

 

2015-06-09_12.50.46.jpg

2015/06/09攝於四川  石渠


這個結局在眾多和親案例中,算是非常好的結果了。有一些和親公主當雙方國家交惡之後,下場都極為悽慘。就算能夠善終的,也都一輩子流落異邦,直到死後骨灰才能隨著清風飄回故鄉。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遠托異國兮烏孫王
穹廬為室兮氈為牆
以肉為食兮酪為漿
常思漢土兮心內傷
願為黃鵠兮歸故鄉
………………
……………
…………
………
……

 

2015-06-08_13.48.46.jpg

2015/06/08攝於青海  玉樹

 

2015-06-08_13.40.25.jpg

2015/06/08攝於青海  玉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ravelerche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