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唐僧去旅行16_洛陽會太宗篇

05-27_16-_18_04_037.JPG

2016/05/27攝於洛陽

 

PART Ⅰ_唐僧的洛陽

貞觀十九年(西元645年)二月初一

「及至洛濱特蒙慰問,並獻諸國異物,以馬馱之。別敕引入深宮之內院。」_《續高僧傳卷四玄奘傳

等到玄奘來到東都洛陽時,發現唐太宗早就派人在城外等候迎接了。法師特別用了馬匹,運載著一些異國他方的禮物,好獻給太宗。迎接使者看到了,趕忙把玄奘帶引至儀鑾殿見太宗。

一陣朝見與賜坐禮儀之後,李世民開口第一句話就問:

「師去何不相報?」(法師您要出遠門怎不事先通報一聲?)帝王就是帝王,一出口就是三分霸氣,先責怪他人。

玄奘回答:「玄奘當去之時,以再三表奏,但誠願微淺,不蒙允許。無任慕道之至,乃輒私行,專擅之罪,唯深慚懼。」(貧僧當年將出國門前,曾經再三申請。可惜我的誠心還不夠大,沒有受到允許。只是玄奘慕道之心極其深切,所以私自出行。對於這種違法的事情,我實在感到非常慚愧。)

唐太宗說:「師出家與俗殊隔,然能委命求法,惠利蒼生。朕甚嘉焉,亦不煩為愧。但念彼山川阻遠,方俗異心,怪師能達也。」(法師您是出家人,境況當然要與世俗有所不同。而您這是捨命求法,對天下蒼生有益的事。我非常讚賞你有這樣的行為,所以你也就不必要引以為愧了。只是我好奇的是;這一趟路山川間隔既遠且長,各地民情風俗又都不盡相同。法師您是如何到達的?)

玄奘說:「……既賴天威,故得往還無難。全靠皇上的威德隨行所以一路平安無阻。)

「此自是師長者之言, 朕何敢當也。」(這都是師父您身為長者的厚道說法,我哪裡敢當。)接著唐太宗又問了些蔥嶺(帕米爾高原)以西,直到印度之間沿途的物產、風俗、地理、佛跡等,而玄奘都一一順暢以對。

李世民聽完後讚歎玄奘的經歷是_博望之所不傳,班、馬無得而載。這種經歷是博望侯張騫所不曾歷經的也是班固司馬遷所不曾紀載的同時回頭對他的隨侍官員說「昔符堅稱釋道安為神器,舉朝尊之。朕今觀法師詞論典雅,風節貞峻,非唯不愧古人,亦乃出之更遠。」(前秦時期的符堅,曾經稱讚釋道安法師是佛門神器。而且當時全國上下都非常尊敬他。可是今天我看法師談吐典雅、高風亮節,不但不會謙讓古人,反而超之甚遠。)

接著李世民又對法師說:「佛國遐遠,靈跡法教,前史不能委詳,師既親睹,宜修一傳,以示未聞。」 印度這個佛國聖地,離我們國家是那麼的遠。那裡靈驗的神跡與佛法的教條,我們以前的紀載並不詳細。法師您既然親眼目睹,那就應該為它們寫一本書,好讓那些沒去過的人也有機會了解。)

人家說「君無戲言」;至少沒有人敢把皇帝說過的話,當作戲言來看。所以玄奘一回去,就把李世民這番話當作聖旨來執行,因而這世間有了《大唐西域記》這本書。我們現在知道了,原來這本書是應李世民的要求而書寫的。內容為由西域到印度之間,一百卅八個國家的風土、民情、物產、地理等等。這其中玄奘親自走過的國家有一百一十個,而聽聞而來的有廿八個。

李世民跟玄奘談的越久越深入後,越是欣賞法師的能力。史書上的唐太宗,是個極其善於收覽人才的君主。他曾說過_「為政之要唯在得人果不其然;當他發現玄奘的器度才識,實在是個輔佐君主的人才時,就開始勸法師還俗,來幫助他處理事務。但是玄奘說:

「玄奘少踐緇門,伏膺佛道,玄宗是習,孔教未聞。今遣從俗,無異乘流之舟使棄水而就陸,不唯無功,亦徒令腐敗也。」(玄奘我從小就進入佛門,信奉佛法、學習佛法。至於孔孟的思想與法家的理論,都不曾接觸過。今天皇上您要貧僧還俗,那無異是把一艘在水面上行駛的舟船拖到岸上來。不但沒有任何作用,只會是讓它慢慢腐爛罷了。

玄奘趁此機會告訴唐太宗他想做的事_「願得單身行道,以報國恩,即玄奘之幸甚。」(我希望能盡自己小小的力量,弘揚佛法來報答國家恩惠。如果真能如願,那就是玄奘的榮幸了。)

經過玄奘的一再懇辭,唐太宗也就不再勉強法師還俗了。

那個時候的唐太宗,正將要對高麗用兵。軍、馬已齊聚洛陽,他實在是在百忙的軍務之中,撥空來見法師。沒想到一談之下卻是相當融洽。所以希望:「匆匆言猶未盡意,欲共師東行省方觀俗,指麾之外,別更談敘,師意如何?」(與法師匆匆交談,實在意猶未盡。我想邀法師跟我一起東行,您可以順便四處看看。而我指揮部屬之餘,還可以隨時和法師暢談。不知法師意思如何?)

法師回答 「玄奘遠來,兼有疾疹,恐不堪陪駕。」(我剛結束長途遠行,身體還有一點小毛病,恐怕沒辦法隨恃在側。)

李世民說「師尚能孤遊絕域,今此行蓋同跬步,安足辭焉?」(師父您一個人,都可以在那麼惡劣的環境中完成旅程。今天您跟我一起同行,那對您來說;就像是動動小指頭般簡單容易的事。還值得您出言辭退嗎?)

玄奘眼看託辭不得,只好實說「 陛下東征,六軍奉衛,罰亂國,誅賊臣,必有牧野之功,昆陽之捷。玄奘自度,終無裨助行陣之效,虛負途路費損之慚。加以兵戎戰鬥,律制不得觀看。既佛有此言,不敢不奉。伏願天慈哀矜,即玄奘幸甚。」(陛下這次親自東征,六軍相隨。平亂、誅賊必定像武王決戰於牧野般所向披靡,更像劉秀致勝於昆陽般以少勝多。貧僧私下思量就算隨行的話,對行軍佈陣一點助力都沒有,只是徒然損耗糧食補給而已。加上兵戎相向是我的戒律裡面禁止觀看的。既然佛陀有此教訓,實在是不敢不從。希望皇上能憐憫貧僧的心意,那就是玄奘的榮幸了。)

李世民聽到玄奘所說都是肺腑之言,所以也就不再勉為其難了。

法師看到唐太宗不再堅持己意,於是適時提出要求。因為他千辛萬苦取回六百多部的真經,但都是梵文原本。所以希望唐太宗能讓他到嵩山少林寺,去主持經文的翻譯。只是玄奘太輕忽自己的影響力了。從他回到西安時,造成的萬人空巷景觀。這股影響力,李世民可是心知肚明。李世民可能這麼想~你不為我所用那也就罷了!可是如果任你在我眼皮之外逍遙,哪天若你登高一呼,號召信徒來跟我作對那還得了?於是他說:

「不須在山,師西方去後,朕奉為穆太后於西京造弘福寺,寺有禪院甚虛靜,法師可就翻譯。」(不需要隱身山林才得安靜。法師您西去取經這段期間,我為穆太后在西都長安建了一所弘福寺。寺內的禪院頗為清淨,法師您可以就在那邊翻譯經書。)

玄奘怎會看不出李世民心中的顧慮,於是乾脆建議:「百姓無知,見玄奘從西方來,妄相觀看,遂成闤闠,非直違觸憲網,亦為妨廢法事,望得守門以防諸過。」(老百姓都是相當好奇無知的。他們看我從西方取經回來,必定會好奇地爭相圍看,到時候恐怕會像市場般地吵鬧。如此一來不但觸犯了寺院的清規,可能也會妨礙法事的進行。所以希望皇上您能派人守衛,以免有任何差錯發生。)

高人一出言,雙方可是心知肚明。唐太宗直嘆

「師此意可謂保身之言也,當為處分。師可三五日停憩,還京就弘福安置。諸有所須,一共玄齡平章。」(法師您這番話,真是保身明哲的言論,我會命人辦妥。您可以在這邊先休息個幾日,再回京城宏福寺準備譯經事宜。一切開支都由國家支付,有任何需要就找梁國公房玄齡好了。)

唐貞觀十九年(西元645年)三月己巳日。玄奘離開洛陽回到長安後,住進皇家寺院宏福寺,開始了他彪炳千秋的翻譯事業,直至臨終前後共計十九年。所翻譯的經書共有四十七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玄奘法師西去取經,前後花了十七年半的時間。這裡面除了奔波於來回路上的四 、五年之外,其餘的十二、三年都是在印度這個佛學聖地四處學習。他為了日後的譯經需求,學習方向之多元、內容之深入,更是不得不讓人五體投地。所以他老人家翻譯出來的經典,被公認是最接近梵文原意的。詳細內容請詳下一篇「跟著唐僧去旅行17ˍ印度遊學篇」。

唐高宗麟德元年(西元664年)正月初三。玄奘弟子懇請法師主持翻譯《大寶積經》。玄奘勉強翻譯了幾行之後,突然停了下來猶豫了許久,且平靜地看著他的弟子。陪譯的弟子們各個面面相覷、不知所以。最後玄奘神色黯然地對他們說_此經部軸與大般若同玄奘自量氣力不復辦此死期已至勢非奢遠(這部《大寶積經》的經軸份量,幾乎跟《大般若經》一樣多。我自己覺得體力、氣力已無法承擔這樣的事了。我的死期已到!這絕不是我過度妄想,或久遠之後的事。)

玄奘說完這話之後從此封筆,不再翻譯。並利用最後的時間,專心事佛。

唐高宗麟德元年(西元664年)二月初五夜半。

…………………

………………

……………

…………

………

……

「和上決定得生彌勒內眾不?」_和尚(佛教裡對出家人的敬稱)!您是不是決定轉生到彌勒淨土了呢?玄奘的弟子如此問道。

「得〜〜〜〜(準備〜〜〜〜轉生!)……………………………………………………。
     …………

…………

…………

…………

…………

…………

…………

…………

…………

願以所修福慧回施有情】_大唐三藏法師生前最後一句話

06-24_15-_52_22_288.JPG

2016/06/24攝於洛陽

 

PART Ⅱ_旅行者的洛陽

 

             一  淨土寺_西元2016/05/28

         淨土寺位於洛陽南方,約二十多公里的伊川縣白元鄉水牛溝村中。只是……只是……這個曾經是首都洛陽的四大道場,它也未免萎縮的太厲害了吧!當我們離它二三十公尺的距離時,還在向村人詢問它的下落。因為它不但隱身於農宅之後,入口一大半還被竹林掩蔽。

05-28_10-_31_48_001.JPG

2016/05/28攝於洛陽淨土寺

 

                這就是大唐的皇家寺院????

  這就曾經是隋朝東都的四大道場之一????

  這就是太宗敕令_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的修行地????

  這就是李世民口中「翹心淨土,法遊西域。」的淨土寺????

  我知道繁華落盡始終要歸於平靜。可是……可是……這模樣也未免太平靜了吧!當蒼海轉變為桑田之際,你不得不感嘆這股物換星移的力量。

  隱藏在一片圍牆之內的淨土寺,只見它面寬才十餘公尺,要不是它的正面有個香爐跟三塊大石碑的話,還真的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一般農宅。

05-28_10-_39_29_007.JPG

2016/05/28攝於洛陽淨土寺

 

05-28_10-_50_47_010.JPG

2016/05/28攝於洛陽淨土寺

 

             好吧!好吧!就讓我們放下個人的感傷,然後在它芳華褪盡的外表之下,尋找它昔日所曾擁有的榮光吧!

             它值得的!以它過去所曾歷經的璀璨歲月,絕對值得我們這麼做的。只是美人遲暮,總叫人不盡唏噓啊!

             淨土寺的正面有著三塊石碑,其中兩塊舊的曾經在文革後被拆去當橋板踩踏(其他還有好幾片被當成洗衣板的小塊石碑),所以上面的字跡被人磨損的相當厲害。我很認真地去辨認其中一塊石碑的文字,並嘗試拍幾張照片。我的相機有曲線調整功能可以加強對比,我嘗試把拍到的照片調整對比並放大,但是沒什麼效果。

                            不過我專注的神情卻引來女住持的關注,這位老法師詢問我:

                           「看的清楚嗎?」

           「效果不好。」我把相機銀幕秀給她看後又問:「我可以用手帕沾點水塗在石碑上試看看嗎?」

            她隨即喚人用抹布沾濕擦拭石碑。結果效果也不是很好,因為石碑上凹陷的刻痕也被沾濕,所以陰、陽分際不清。我心想〜或許用濃墨拓印效果會比較好吧!不過有幾個字倒是勉強可以看出……

            淨土禪寺紀

            嘉靖壬辰冬十月既望淨土寺僧圓景手尺牘謁……

            夠了!這幾個字對我來說已經夠了。我又不是考古學家,我只是要確認這座寺廟真的是如假包換的《淨土寺》那就夠了。

05-28_11-_07_03_023.JPG

2016/05/28攝於洛陽淨土寺

 

 

05-28_11-_08_32_025.JPG

2016/05/28攝於洛陽淨土寺

 

            老住持告訴我這寺廟是在清道光十五年(西元1835年)重建的。因為年久失修,所以正面牆壁本來有往前傾斜的現象。不過現在已經聘請專家把牆面移回垂直,並趁機換掉幾根已經被蛀空的木柱。我順著住持的手指方向往上看,真的可以看到石柱上方的橫樑,跟與它成垂直方向的直樑間有移動過的痕跡。最寬的有二十五公分左右的距離。另外對這幾根石柱住持還特別說明,根據專家的考證這石柱是由唐朝沿用至今。沒想到這四根貌不驚人沒有雕龍刻鳳的小石柱,竟然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

05-28_10-_59_02_016.JPG

2016/05/28攝於洛陽淨土寺

 

05-28_11-_33_29_047.JPG

2016/05/28攝於洛陽淨土寺

 

             整棟建築物外觀還有一處值得注意的地方,那就是它的屋脊神獸。我換上長鏡頭拍攝又把它放大,發現它們的造型上有著泥巴未乾前用器具刮過的痕跡,所以應該就是手工陶燒製品。它們不但非常精美,而且各個不同、極具特色。

05-28_11-_48_32_061.JPG

2016/05/28攝於洛陽淨土寺

 

05-28_11-_50_39_065.JPG

2016/05/28攝於洛陽淨土寺

 

05-28_10-_58_15_015.JPG

2016/05/28攝於洛陽淨土寺

 

05-28_11-_03_08_021.JPG

2016/05/28攝於洛陽淨土寺

 

05-28_11-_03_45_022.JPG

2016/05/28攝於洛陽淨土寺

 

05-28_11-_49_32_062.JPG

2016/05/28攝於洛陽淨土寺

 

05-28_11-_49_50_063.JPG

2016/05/28攝於洛陽淨土寺

 

05-28_11-_51_11_066.JPG

2016/05/28攝於洛陽淨土寺

 

            當住持法師看到我用長鏡頭拍屋脊神獸的效果時,連忙喚我進正殿,然後指著屋頂的橫樑問我;能否拍下那上面的雕刻圖樣給她看。因為室內屋頂有些昏暗,我幾次調高感光度後,把拍攝的結果秀給她看。她感嘆來此好幾十年了,第一次這麼清楚地看清屋樑上的雕刻圖樣。

 

05-28_11-_17_41_033.JPG

2016/05/28攝於洛陽淨土寺

 

05-28_11-_17_51_034.JPG

2016/05/28攝於洛陽淨土寺

 

05-28_11-_18_52_035.JPG

2016/05/28攝於洛陽淨土寺

 

05-28_11-_22_30_038.JPG

2016/05/28攝於洛陽淨土寺

 

05-28_11-_26_01_040.JPG

2016/05/28攝於洛陽淨土寺

 

05-28_11-_29_51_045.JPG

2016/05/28攝於洛陽淨土寺

 

05-28_11-_30_23_046.JPG

2016/05/28攝於洛陽淨土寺

 

             一般寺廟的木樑頂多是畫上一些故事、圖畫,可是這裏卻是用雕刻來表現圖案,這真的是 「雕樑畫棟」 。只可惜有一條龍的形跡已磨損了差不多了,倒是鳳凰的刻痕依舊清晰可見。接著住持又指著牆上斑駁到剩下一點點的壁畫說;本來這裏的牆上都有畫著一些壁畫,可是文革後這間寺廟被改為教室。因為有小朋友對壁畫感到恐懼,所以學校把牆上塗上白灰,然後書寫一些標語。

現在即使清除牆壁上的白灰,清朝時的壁畫也不可得了。她說話的神情透露著些許遺憾。

05-28_11-_16_36_032.JPG

2016/05/28攝於洛陽淨土寺

 

05-28_11-_22_30_038.JPG

2016/05/28攝於洛陽淨土寺

 

                 不過住持也略帶得意地告訴我;正殿屋頂上所鋪的瓦片畫有一些字體與圖案,然後指著其中有兩套分別畫著九個及五個菱形圖案的瓦片畫作說:

           「這九個和五個菱形圖案代表的是九、五之尊,這是只有皇家規格的寺廟才能擁有的圖案。」

            一般屋頂瓦片內面還繪有圖案的本就不多見,更何況另外還有九、五之尊的涵義。看來這真的是隋、唐時期的皇家寺院了。

05-28_11-_18_52_035.JPG

2016/05/28攝於洛陽淨土寺

 

05-28_11-_26_01_040.JPG

2016/05/28攝於洛陽淨土寺

 

05-28_11-_29_51_045.JPG

2016/05/28攝於洛陽淨土寺

 

05-28_11-_30_23_046.JPG

2016/05/28攝於洛陽淨土寺

 

            到了側廂房時老住持後來還喚人,從床底下拉出好幾塊小石碑給我看。邊拉的過程老住持邊說:

    ………文革之後這些小石碑後來都散落在村人家裡,有的被拿去當洗衣板,有的被拿去壓泡菜………。」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如今重回淨土寺

            怎麼還 在床板下

            ………………

05-28_10-_51_50_011.JPG

2016/05/28攝於洛陽淨土寺

 

05-28_11-_34_48_048.JPG

2016/05/28攝於洛陽淨土寺

 

 

05-28_11-_41_51_053.JPG

2016/05/28攝於洛陽淨土寺

 

05-28_11-_42_29_057.JPG

2016/05/28攝於洛陽淨土寺

 

             二      白馬寺_西元2016/05/28

05-28_14-_29_55_071.JPG

 

2016/05/28攝於洛陽白馬寺

05-28_14-_31_12_074.JPG

 

 

2016/05/28攝於洛陽白馬寺

 

             白馬寺位於洛陽老城東方約廿公里處。它是中國第一間官辦寺院,所以佛教信徒又以【釋源】、【祖庭】稱之。據《資治通鑑 漢記 》和《洛陽伽藍記》記載,東漢永平七年,漢明帝劉莊聞西域有神,其名曰佛。即遣郎中蔡愔等人出使天竺,以求其法,…………

             佛教傳入中國是先由民間開始的時間大概是在西元元年前後傳遞的途徑就是藉由絲路跟著商旅一路向東傳來就在民間私下傳遞大約六、七十年左右後上面這個典故卻詳細記載著中國第一次以官方力量引進佛教思想的過程這對漢傳佛教有著相當大的意義所以讓我們好好地把這個故事看上一遍

             東漢永平七年西元64某夜漢明帝劉莊作了一個夢夢中有一尊金人身高六丈頭上還閃著一輪光環先由西方飛來然後在皇宮大殿上飛來飛去正當劉莊要起身詢問祂時沒想祂甩也不甩漢明帝獨自就朝西方飛了回去

             第二天上朝的時候劉莊把夢境向群臣們述說一遍並問這夢有何意義群臣們都不知這是吉徵還是兇兆所以都不敢胡亂回答

            這時只有博士傅毅挺身回答看來博士真的就是博學多聞之士但見傅毅不但見識廣披還強聞博記他說

           臣聽說西方有一尊神世人就稱之為祂所傳論下來的法被弟子記錄下來稱為佛經」。這些經典再加上信徒就這樣形成佛教。(西漢武帝元狩年間(西元前122年到前117年)霍去病將軍討伐匈奴時曾經獲得休屠王所獻的金人一尊根據休屠王的說明這尊金人是由天竺印度國傳去的當時這尊金人供奉在甘泉宮裡不過這些年來多次戰亂金人早已不知散落何方我想今日皇上所夢見的金人肯定就是西方天竺的】了。』

            這個故事引起了漢明帝極大的興趣於是派遣郎中蔡愔和博士秦景帶著相關人員前往天竺求取佛法一行人等經過千辛萬苦跋山涉水之後終於抵達大月氏國今日的阿富汗),在那裏他們遇到天竺來此傳法的高僧_攝摩騰和竺法蘭蔡愔與秦景聆聽了兩位高僧的佛法後力勸他們前來中國傳法兩位高僧就這樣於永平十年西元67隨著蔡秦二人並攜帶著釋迦摩尼畫像和佛經佛舍利以白馬駄運來到洛陽

 

05-28_14-_34_56_079_2.JPG

2016/05/28攝於洛陽白馬寺

 

05-28_14-_39_32_083_2.JPG

2016/05/28攝於洛陽白馬寺

 

            當時漢朝的官職當中有一處專門負責接待外賓使節的地方就叫鴻臚寺」( 屬於 九寺五監中的一個單位)。兩位高僧就被安置在鴻臚寺中傳經佈道並開始由官方資助翻譯經書而中國第一部經書就此誕生那就是佛說四十二章經》,後人簡稱四十二章經》。

            第二年明帝下令在洛陽雍門外興建招提」(即今日的寺院一所為了紀念白馬駄經的辛苦以白馬為名。再加上鴻臚寺的 字,為這所招提命名這就形成了今日的白馬寺】。從此以後佛教在中國的殿堂都以寺為名。而且自從東漢以降一千九百年來,歷代都有不少高僧、大德來此譯經 傳教或學習 ,因此這裡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中國佛教活動的中心

05-28_14-_58_41_099.JPG

2016/05/28攝於洛陽白馬寺

 

05-28_14-_47_29_089_2.JPG

2016/05/28攝於洛陽白馬寺

 

05-28_14-_51_42_094_2.JPG

2016/05/28攝於洛陽白馬寺

 

05-28_14-_54_29_096_2.JPG

2016/05/28攝於洛陽白馬寺

 

05-28_15-_06_21_100_2.JPG

2016/05/28攝於洛陽白馬寺

 

            由於整個佛教東傳發生在東漢永平年間,再加上它是漢傳佛教一次極具意義的事情,因而世人特別稱之為「永平求法」。

            不過近代學者梁啟超先生,對「永平求法」有不同的意見。他發現整個「永平求法」的紀錄,最早始於西晉道士王浮所偽造的《老子化胡經》,這本經書說老子出函谷關後,竟然是跑到印度並且化身點化佛陀證道。有的版本還有老子跑到西方,化身摩尼創立了摩尼教。看來這經書中的老子一輩子東奔西跑勞碌命,跟他的「無為而治」這種順應自然清靜無為的理念大不相符。道士王浮偽造這本經書的目的,當然是要眾人誤認道教地位是在佛教之上的。其實王浮這個道士算是多此一舉了。事實上老莊思想探討的是人與大自然間的相處態度,光是單純這股「獨與天地精神往來」思想,就足以讓他們的學說流傳千古,就可以讓學習的人安身立命,處在天地之間無所愧對。實在不需要把他人踩在腳下以便墊高自己,更何況還偽造事實試圖蒙蔽天下人的眼睛。幸好這書自六朝至唐朝(唐高宗、中宗)多次被官方禁毀,到元朝時元世祖忽必烈還曾命令全真教徒與佛教僧侶在面前辯論,結果全真教敗北。於是忽必烈命人把《老子化胡經》連同木刻版一起銷毀。只是其中的「永平求法」事件卻被其他士人一再引用。而且梁先生也認為《佛說四十二章經》是晉人所偽造,他說「(作者)其人不能於漢代譯家中求之,只能向三國兩晉著作家中求之。要知,此書必為中國人作,而非譯自印度。」 

          所謂的《四十二章經》是指從佛教最早的經典ˍ《法句經》與《阿含經》中擷取了四十二段有關佛陀的說法,而集結成的一本經書。只是有關此書;其他學者有著不同於梁先生的看法。 例如近代國學大師ˍ湯用彤先生指出本經「互見於巴利文及漢譯佛典者極多,可知其非出漢人偽造」。而現代學者如北大林梅村教授與季羨林教授,他們也大多支持湯用彤先生的說法。

          不過白馬寺方肯定有著自己的看法,所以還在寺院內醒目的路旁設立一個類似佛龕的東西,裡面石板刻著《佛說四十二章經》幾個字,其目的應該是為了表彰中國第一本經書在此處被翻譯出來吧!

05-28_14-_34_16_078_2.JPG

2016/05/28攝於洛陽白馬寺

 

            我們暫時放下梁啟超先生與湯用彤先生等他們的看法吧!就這樣接下來的六十幾年,攝摩騰和竺法蘭都在白馬寺陸續翻譯了其他經典,並繼續傳經佈道直至圓寂。所以如今的白馬寺一進大門後,就在左右鐘、鼓樓後面保留兩塊寧靜的綠地,作為兩位東傳祖師的安息地。並以石碑刻上兩位大師圖像,以供後人憑弔。那裡花木扶疏、蟲鳴鳥叫,真是一個寧心靜氣的場所。

 

05-28_14-_38_18_081_2.JPG

2016/05/28攝於洛陽白馬寺

 

05-28_14-_38_38_082_2.JPG

2016/05/28攝於洛陽白馬寺

 

05-28_14-_39_47_084.JPG

2016/05/28攝於洛陽白馬寺

 

               白馬寺的山門裏,左右兩側各立鐘、鼓樓一棟。中間地上一排石刻蓮花大道,直達五重殿閣。他們分別是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盧閣。整座白馬寺就是有著一股古樸的厚重感。這也難怪!一千九百年的歷史薰陶,讓它底蘊整個厚實了起來。很難得的是雖然遊客與信徒眾多,但是各個禁聲細語、表情虔誠、靜心膜拜,與廟外的喧囂絕然不同。

 

2016/05/28攝於洛陽白馬寺

 

             寺方為了紀念馱經的白馬並彰顯寺名,今日的白馬寺門口豎立了兩尊,雕刻於宋代的漢白玉石石馬。因為太多遊客撫摸甚至上去騎乘,所以馬鞍處光滑異常。現在寺方乾脆以石製護欄圍之。

             早知如此當年的蔡愔與秦景或許會後悔自己怎沒親自背著經書進洛陽要不然如今很可能就會有一間蔡秦寺存在世間了搞不好寺廟外的石馬還會變成蔡秦兩尊石翁仲也說不定

             

 

 

arrow
arrow

    travelerche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