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唐僧去旅行4_瓜州篇

06-04_10-_21_42_022.JPG

2016/06/04 攝於瓜州

PART Ⅰ_唐僧的瓜州(甘肅瓜州鎖陽城遺址

   

 

 

06-04_10-_52_44_048.JPG

2016/06/04 攝於瓜州

 

唐貞觀元年(西元627年)十月初旬

    玄奘記取了在涼州的教訓,所以抵達瓜州之後一切低調行事。再也不敢公開說法,也不敢向人表示即將出關的意圖。由於此時涼州都督李大亮的通緝令還未到瓜州,所以當地刺史獨孤達眼見一位遠從長安來此的僧人,還以為單純只是一位從京城雲遊至此的高僧而已。為了表達心中的歡喜,還提供了相當禮遇的接待。也難怪獨孤達會如此認為,因為這裡不但離敦煌很近,而且還有一個跟莫高窟齊名的榆林窟。所以這裡跟敦煌都是佛教興盛的區域,自是僧人往來司空見慣。像是這一段帶路的道整,就是要到敦煌辦事的小僧人。

    對於西行玄奘表面不動聲色,私底下卻似鴨子划水般積極打聽。得到的訊息是_  從此北行五十餘里有瓠蘆河,下廣上狹,洄波甚急,深不可渡。上置玉門關,路必由之,即西境之襟喉也。關外西北又有五烽,候望者居之,各相去百里,中無水草。五烽之外即莫賀延磧,伊吾國境。從此往北行五十餘里有一條河,名為葫蘆河。下游較寬,上游較窄。水流甚急,深不可測。過河之後就到玉門關。因為只有一條路,其他途徑並無水草,所以欲往西行必須經過此關。出關之後還有五個烽燧控制著水源,上面日夜都有人看守。如果有人試圖偷水以便闖關的話,皆以弓箭射之。每個烽燧之間相距百餘里,中間沒有任何水草。就算有人能連過五關都偷水成功,那擺在前面的還有一片直徑八百里的莫賀延磧(戈壁沙漠)。過此沙漠就能抵達伊吾國。

06-04_09-_24_07_006.JPG

2016/06/04 攝於瓜州

 

06-04_09-_22_25_004.JPG

2016/06/04 攝於瓜州

 

    玄奘聽完後不由愁容滿面,因為這樣的訊息無異絕路一條。再加上隨行的馬匹又莫名死去,也不知是否預兆著不詳前程。當時真的是一籌莫展,直至沉默月餘苦思無語。

    俗話說屋漏偏逢連夜雨,船破又遭對頭風。此時涼州都督李大亮發出的通緝令,也來到了瓜州湊熱鬧。這份命令是由州吏李昌先收下的,這個人也是一個虔誠佛教徒。因為玄奘到了瓜州已經一個月了,所以李昌一接到通緝令就馬上懷疑是玄奘這個人。於是帶著命令到玄奘住處給他看並問:

    師不是此耶?」(師父您該不就是這個人吧?)

    玄奘此時不知李昌來意如何,所以也不知該如何回答。

    師須實語,必是,弟子為圖之。」(師父必須實話實說,如果是的話,弟子會幫您想辦法。)

    到了這地步玄奘只有如實說出自己的意圖,沒想到李昌聽完卻深讚玄奘的企圖心。並說

    師實能爾者,為師毀卻文書。」(師父真的是有能力到西方取經的人,我就為師父毀掉這份文書吧!)不過他還是不停交代玄奘要儘快出發。因為依照唐代律法的規定,一旦發出通緝令如果還沒抓到人的話,那是還會持續發出命令的。下次通緝令若是再來的話,也不敢保證先接到文書的是誰?又將如何處理?

    玄奘聽完更添煩惱。由涼州跟隨而來的兩位小僧人,其中的道整已經出發去敦煌了。只是這另外一人_慧琳,玄奘怎麼看都不像是可以長途跋涉之人,所以也就放他回去了。

    玄奘先在市集裡購買了一匹馬,做好西行的準備。但是因為沒有 關照政府的出境許可 ,因此苦於找不到人願意當響導。正當他一籌莫展的時候,他只好來到他所借住的寺廟大殿,然後在供奉的彌勒佛神像前祈請,希望神佛能夠指引一人,可以帶他離開、闖關。

    接下來的事就有些玄了,但是《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裏又確實的記載著。所以冥冥之中或許真的自有定數也說不定。_ 其夜,寺有胡僧達摩,夢法師坐一蓮華向西而去。達摩私怪,旦而來白。………」(以下文言文省略)

    這間寺廟有個名叫達摩的異域僧人,前一天晚上他還做了一個夢,夢見一位法師坐著蓮花向西翩然而去。僧人達摩覺得好奇怪,所以一早醒來就在廟裡尋找有關夢裡的跡象。一看到玄奘趕緊過來,告訴他昨夜的夢境。玄奘一聽心生竊喜,認為這是神明預告他即將西行的徵兆,但又不敢表露。深怕一旦張揚,涼州的事件又將再度發生。所以告訴達摩_ 夢為虛妄,何足涉言。」(夢境都是虛幻的,不需要再說了。)

    說完轉身再次進入道場,繼續禮佛以感謝神明指引。

    說也奇怪過了沒多久,進來了一個年輕胡人也來參拜。當他看到玄奘這個漢僧在此時,不由繞著玄奘轉了兩三圈。玄奘對他的舉止感到唐突,便問他姓名、目的。這名胡人自稱姓石名槃陀,並表示想要受戒當居士。於是玄奘為其授五戒。(五戒為在家弟子所守的基本戒條,一般比丘要受俱足戒兩百五十條。而比丘尼更是三百多戒條。)授完五戒後這名胡人高高興興離開,不久之後又攜帶著一些齋餅、水果回來供奉。因為玄奘已經為他授五戒,石槃陀算來已是玄奘的俗家弟子。看他又對自己很是尊敬,於是向他透露自己想要西行的願望。沒想到這名在家弟子卻一口答應,要送玄奘過五烽。

06-06_10-_56_58_047.JPG

2016/06/06翻拍於瓜州玄奘取經博物館

 

    玄奘這下子真的喜出望外。想到州吏李昌要他儘早離開的吩咐,於是跟胡人約定第二日要見面的時間地點後,趕緊利用時間採買衣物及胡人要用的馬匹。

    第二天日落之後,玄奘牽著馬躲在草叢裡等候著石槃陀的到來。過了約定時間不久,只見石槃陀帶著另一位頗有年紀的胡人,並牽著一匹又老又瘦的紅馬前來。玄奘本來就想盡量低調,想到他要闖關還有其他人知道,心中不免有些不高興。此時石槃陀看到玄奘臉色,趕緊說明這個老人非常了解西去之路。他來回伊吾國已經有三十幾趟的經驗,對於路途再熟悉也不過了,所以帶他一起來好提供意見。

    老胡人已經看出玄奘是要偷渡的,所以就勸玄奘_ 西路險惡,沙河阻遠,鬼魅熱風,過無達者。徒侶眾多,猶數迷失,況師單獨,如何可行?願自斟量,勿輕性命。」(這裡西去之路非常險惡,更有遼闊的沙漠橫梗其間。夜半有鬼魅、白天有熱風,時至今日還不曾有人能夠單獨走過去。就算是多人為伴的商團,有時都還會迷失其中。更何況師父您是一個人。)

    這時玄奘愾然而道:「貧道為求大法,發趣西方。若不至婆羅門國,終不東歸。縱死中途,非所悔也。」(貧道為了求得我佛大法,而發願去西方取經。如果我還沒踏上印度國土,立誓絕不向東折返。就算我死在中途,也絕不後悔。)

    玄奘這幾句話說得真是字字鏗鏘有力,連老胡人聽了都佩服不已。所以就對玄奘說:「師父如果一定要去的話,那可以騎乘我這匹馬去。牠已經來回伊吾十五回了,可說是老馬識途。您買來的馬都太年輕了,不堪遠行。」

    玄奘心中不由地想起一件事;之前人還在長安立志要向西方取經時,心裡不免忐忑不安。那時聽說長安城裡有一位術士名叫何弘達,占卜、觀星多有靈驗。於是請他一卜,結果對方告訴他:

    師得去!去狀似乘一老赤瘦馬,漆鞍橋前有鐵。」(師父您去得!而且您去的時候好像會騎乘一匹,既老又瘦的紅色馬匹。馬背上的鞍橋有上過漆的痕跡,而且前面更是包著鐵件。)

    玄奘想到此;趕快拉過老胡人的馬來觀看,果然看到馬鞍有用漆漆過,而且鞍橋前真的有塊鐵件。這一切與何弘達的預言不謀而合,心裡更是坦然不少。於是跟老胡人換馬。老胡人用一匹老馬換來少壯,當然也歡喜不已,於是禮敬而去。就這樣玄奘趕緊裝束妥當,帶著新收的弟子連夜闖關。看來一代宗師在他年輕之時,也深信著命、卜玄學。

06-06_10-_56_50_046.JPG

2016/06/06 翻拍於瓜州玄奘取經博物館

 

    只是沒想到這位既年輕又少壯的胡人,才啟程沒多久就半夜拔刀相向。玄奘要如何度過這刀箭之劫呢?咱們闖五烽篇再聊!

 

    PART Ⅱ_旅行者的瓜州

06-05_14-_50_06_078.JPG

2016/06/06攝於瓜州玄奘取經博物館

 

06-05_14-_52_29_079.JPG

2016/06/06攝於瓜州玄奘取經博物館

 

06-05_15-_02_34_081.JPG

2016/06/05 攝於瓜州

 

06-05_15-_15_43_085.JPG

2016/06/05攝於瓜州

    一 瓜州城_2016/06/04

    昨天在武威火車站買票時,對著售票員說:

    「今晚夜車到安西臥票一張。謝謝!」

    售票員轉過頭來問:「你是說到瓜州吧!」

    「嗯……?喔!是瓜州一張。」我知道安西的古地名是叫瓜州,但不是清朝時期就把它改名叫安西了嗎?我的中國地圖明明印著安西兩個字。

    拿過車票一看;上面印的真的是瓜州。我知道這種國營機構的車票地名不能亂印,所以我猜可能基於觀光、旅遊 推展的需要 ,所以又把地名改回古稱呼了吧!到了瓜州後藉了個機會,請教當地人這件更改地名的事。沒想到他說:

    「沒錯!咱們這邊以前叫安西。可是自從叫解放戰爭之後 ,咱們國家領導沒一個來過安西這兒,原因是咱們這邊隔壁有個酒泉市。所以國家領導個個深怕來這兒就【安息(西)在九(酒)泉之下】,所以都不敢來了。因此2006年後咱們這又改回瓜州了。」

    嗯!真好。一個城市的經歷,就從一個無傷大雅的小玩笑開始,這還是真的美好。

06-05_14-_56_09_080.JPG

2016/06/05 攝於瓜州

 

06-05_15-_08_15_083.JPG

2016/06/05攝於瓜州

 

    一千四百年前玄奘待過一個多月的瓜州城,就是今天的「鎖陽城遺址」,位置在今日瓜州縣城東南方70公里左右處。這個古瓜州城始建於西晉元康五年(西元295年),所以當玄奘來此時,它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它最早的稱呼是晉昌郡,應該就是希望晉朝昌盛吧!北周時期改為永興縣,直到唐朝才有瓜州這個名稱。到了宋朝這裡已經不屬於漢人轄區,乃西夏的西平監軍司所在地。西夏國滅亡後,因為明朝西方的勢力範圍僅到嘉峪關,所以這裡淪為眾遊牧民族爭奪的戰場。再加上鎖陽城東向外面本來有渠道流過,後來水源枯竭因而成為廢城一座。清朝的時候國勢又及於新疆,所以為了安定西域就在該城西北方(今日的瓜州縣城),設立了安西直隸州。民國之後改為安西縣,再來就是2006年的避免「安息在九泉之下」的更名了。這當然是開玩笑!不過我猜想應該是為了申請絲綢之路_世界文化遺產而更名的。因為2014年申遺成功的「絲綢之路:長安_天山廊道路網」,瓜州的鎖陽城遺址是它的組成部分之一。所以把安西改回瓜州之名,讓人更有思古之幽情。也就是說比較有古代風情,讓人較有想像空間,同時更具吸引力。所以如果有人跟我一樣,還在使用06年以前的地圖的話,那就把安西改為瓜州吧!

 

    古瓜州城據專家的考察,就是現在的鎖陽城遺址。至於鎖陽城這個稱呼由來有兩個傳說,一個出自清代的章回小說_薛仁貴征西。內容是當年唐太宗命太子李治和薛仁貴征西時,在這裏中了埋伏,被哈密國的元帥蘇寶同圍困於這座城內。蘇寶同還用羊毛捆著砂石堵住了黑水河,迫使河水改道斷了唐軍的糧食與飲水。就在糧盡援絕的情況下,唐軍發現這個地方的地底下,隨處隱藏著的一種植物可以食用。這種狀似山藥的根部植物,當地人稱之為鎖陽。當它還在土裡時,是既脆略甜更富含水分,所以全軍就靠著這食物度過危機,直到後來程咬金攜帶大軍來此解圍。就因為這個由來,所以就把這座城牆稱之鎖陽城。

06-04_11-_21_41_063.JPG

2016/06/04 攝於瓜州

    另外一個傳說是;這座城市從唐末離開漢人管轄之後,歷經宋、元、明三個朝代之久。直到清朝的滿族人再度踏入此城時,除了這裡已經因為水源改道已成廢墟許久之外,還發現城內外的地底下隨地生長了一種藥用植物。這種藥用植物就寄生在紅柳的根部。當它還在土裡生長時有點像山藥,可以粗到像手臂般、比手臂長,而且極富水分。只是當它穿出土層就變黑褐色,另外味道也變苦了。因為當地人稱這種植物為鎖陽,所以就叫這個廢城為鎖陽城。

06-04_10-_26_21_024.JPG

2016/06/04 攝於瓜州

 

06-04_10-_38_11_034.JPG

2016/06/04 攝於瓜州

 

    不過不管是清朝小說,還是清人再度蒞臨,這都是玄奘來此之後很久的事。所以《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對這座城市的印象紀載是  ……聞之愁憒,……沉默經月餘日

    玄奘在這個城市真的是坐困愁城一個多月, 這個讓他 愁眉深鎖了 三十幾天的地方,就是鎖陽城外東北角約一公里遠的塔爾寺。

 

06-04_10-_55_04_054.JPG

塔爾寺_唐阿育王寺2016/06/04 攝於瓜州

 

    鎖陽城以土堆壘起成牆體,城內分東、西城兩部分。而塔爾寺就在城牆外面,西北方向約一公里的地方。所以它是一座獨立的寺院,外圍圍牆南、北、西三個方向還有牆基。東西長175公尺,南北寬126公尺。內部寺院呈南北長85公尺,東西41公尺。在這個寺院的院落內,有十幾個建築基址。其中最完整、也最醒目的就是五號建築基址,俗稱塔爾寺的中心大塔。它的形狀就像是一個倒扣的碗(覆缽式建物),目前殘高還有八到九公尺,直徑十一公尺,表面塗抹以白灰。當然!當年的玄奘看到的中心大塔肯定不一樣,因為這個覆缽式建物,是在元朝重新修建的。但是依據專家的考證,它的基礎卻是唐朝甚至是之前的。負責講解的導覽員說它前方的一個小平台,是玄奘當年盤坐講經的地方。這一點跟三藏法師傳描寫的_沉默經月餘日」(沉默了一個多月)不同。不過不管玄奘有沒有在此講經說法,他困在這個城市一個多月,那是不爭的事實。他已經不可能後退了,遠在涼州的都督李大亮已經發出通緝令,那他回去的話無異於自投羅網。而若想前進更是不得,因為沒有通關文件,所以無人敢於嚮導。那情況真是前無去路,而後有追兵的窘境。

06-04_10-_39_54_036.JPG

2016/06/04 攝於瓜州

 

06-04_10-_41_18_039.JPG

2016/06/04 攝於瓜州

 

06-04_10-_54_42_052.JPG

2016/06/04 攝於瓜州

 

06-04_10-_58_28_059.JPG

2016/06/04 攝於瓜州

 

    玄奘是一個有宗教信仰的人,所以碰到無法解決的困境時,自幼的堅實信仰,讓他毫不遲疑地祈請諸神明庇佑。這時候的玄奘想必是更謙卑、柔軟,也更有同理心了。我想這就是宗教對人最大的益處,因為這些德行是人與人相處時,非常具有潤滑價值的修養,也讓人能更心寧氣定地活在世上。最棒的是玄奘的誠心,更帶給他來到一個突破的點。那就讓我們跟著玄奘大師,由這個點慢慢穿透眼前的困境吧!

 

    二 唐玉門關_2016/06/04

    還沒開始這次旅行之前,在家做著功課時,望著地圖上甘肅的西部迷惑了好久。我把玄奘經過的古地名,對照著今日的稱呼,然後在地圖上一個城市、一個城市圈起來。我發現到了安西(今瓜州。我使用的是2006年前的地圖)之後,行走路線怎麼怪怪的。照理說接下來他要去的伊吾國(今哈密),方向是在瓜州的正西北。但接下來他卻繞過的玉門關,卻是在瓜州的正西方,最後再往正北穿過沙漠到哈密。這情況就像是個直角三角形,他本可以順著斜邊直接到哈密。可是走的卻是三角形的底邊,然後再垂直往上,多走了不少路程。一開始我還以為是地理上的限制,讓他不得不繞行,無法由星星峽直接翻越到目的地。到了瓜州之後才發現,地圖上敦煌西方的玉門關,是漢朝的玉門關遺址。而唐朝的玉門關卻另有其處,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是在今日的瓜州附近。所以玄奘沒有走冤枉路,只是確切位置卻未有定論。

    在去鎖陽城遺址的途中,會經過一處古城遺址。這處遺址距離鎖陽城並不太遠,而且就在馬路邊,僅僅用鐵絲欄杆圍著。在遺址的中央處,遠遠地豎立著一塊現代石牌。我用長鏡頭把它拉近再放大後,才看清楚上面寫著的是破城子遺址。回來後才知道;有專家認為這就是唐朝的玉門關。也就是玄奘跟胡僧半夜偷偷繞過的玉門關。這裡距鎖陽城不遠,而且就在鎖陽城的西北方。所以地理上來說;位置確切符合玄奘天黑後離開古瓜州城(鎖陽城遺址),往西或西北不久_ 三更許到河遙見玉門關」的描述。不過這只是一個推論,不是定案。另外玄奘跟胡僧所經過的河當時名叫葫蘆河,也就是今日的疏勒河。據史料紀載這葫蘆河_洄波甚急深不可渡。」但是這破城子遺址附近視線可及之處,卻沒有河水流經而過。當然經過一千四百年的演變,可能河水改道了也說不定。或者河水就是在馬路的另一邊,也是有可能的事。只是當時不知道這裡有人推論就是唐玉門關址,否則我會好好順著鐵絲網繞一圈,順便看看有否入口。不過現在說這些到是有點多餘,只能留待下次有機會再求證了。

 

06-04_09-_23_24_005.JPG

2016/06/04 攝於瓜州

 

06-04_09-_26_09_012.JPG

2016/06/04 攝於瓜州

 

    另外還有一份資料寄載; 唐高祖武德二年(西元619年)置玉門關於葫蘆河東岸,南有通瓜州鎖陽城古道。清雍正六年(西元1728年)重修玉門關置雙塔堡汛,設兵營駐防。雙塔堡自此始有其名。

    而雙塔堡就在今日的瓜州縣城東方五十公里處。這個地點跟鎖陽城遺址(縣城東南方七十公里左右)也蠻接近的,也符合_ 三更許到河遙見玉門關」的描述。更加可以佐證的一點是,疏勒河就在這裡流過。只可惜1958年當地政府在此疏勒河中段蓋了一個水庫,所以傳說中的唐玉門關和雙塔堡,都已經沉睡於雙塔湖水庫底下。開車帶我去水庫的司機說;他有一次曾經在水庫低水期的時候來過這裡,結果真的可以看到水庫裡面,有類似古城牆的土牆出現。

06-05_11-_19_54_053.JPG

2016/06/05 攝於瓜州

 

06-05_11-_26_59_066.JPG

2016/06/05 攝於瓜州

 

    目前的雙塔湖水庫配合開發,成為一處休閒渡假區。只是好像不是很成功,也沒人收票。不知是還沒完成,還是已經放棄。

06-05_11-_22_32_056.JPG

2016/06/05 攝於瓜州

 

06-05_11-_26_01_065.JPG

2016/06/05 攝於瓜州

 

    也罷!無緣見唐玉門關一眼是有點可惜,不過那一夜玄奘大師應該也是無法好好地看一眼玉門關吧!可想而知他只能遠遠地躲在沙溝之間,藉著陰影的掩護遠遁。就在那一夜;他正式偷渡出境……

    明月出天山  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里  吹度玉門關……李白_關山月

    大師啊!大師!那一夜可有天山明月?那一夜可有長風萬里?

    因為……由來征戰地,……………………

        不見有人還啊…………………………

 

       後記:自從知道玄奘法師當年是在「有昭未許」的情況下出境之後,很雞婆地於2010 年在陽關以及去年 2015 在附近的嘉峪關時,都各花了廿塊人民幣為玄奘大師申請了關照(通關文書)。所以日後各位不能再說玄奘大師是「偷渡出境」了,小心他老人家會去法院告您毀謗。雖然時間上稍微慢了一點,不過也只是才慢了一千四百年左右而已。所以諸位夫人、老爺 就別計較了 您說是吧!

2015-05-25_16.21.32.jpg

    三 榆林窟的象牙佛_2016/06/04

06-04_12-_46_28_075.JPG

2016/06/04攝於瓜州

 

06-04_12-_50_58_079.JPG

2016/06/04攝於瓜州

 

 

 

    祁連山的雪水娟娟流過瓜州之後,在榆林河兩岸山脈間,劃出了一道峽谷。早在唐代之前,就有僧人在峽谷兩側的山壁上開鑿洞窟,並造佛像及壁畫。歷經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的經營,榆林窟留下了完整壁畫的洞窟有42窟,彩塑272身,壁畫5650平方米。它是中國僅次於敦煌的壁畫寶藏,世人更是把敦煌莫高窟與榆林窟視為姊妹窟,因為它們的年代、內容與藝術價值不相上下。但是相對於百年前莫高窟受外國探險家的掠奪情況,榆林窟更是保留了較好的壁畫群。雖然它的洞窟沒敦煌多,但是更難能可貴的是;它還保留了回鵠與西夏的文化藝術。而在這個藝術寶窟裡,更是珍藏著一件驚世絕寶。相傳這件寶物還跟玄奘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相傳玄奘在印度遊學的時候,有位國王(當時的印度有著大大小小十八為國王)非常欽佩大師的佛學修養,於是以一尊象牙佛贈送之。據說這象牙佛全世界僅有兩尊,它們是由同一根象牙的牙稍雕刻而成(象牙的牙根是中空的,難以當作雕刻材料。)。當年一尊留在印度,如今下落不明。另一尊就隨玄奘回到了中國。當玄奘一路回到瓜州時,他把它留在瓜州某寺院。

    這尊象牙造像如書本或手掌般地承開合狀。合起來時高15.9公分,上寬11.4公分,下寬14.3公分,厚3.5公分。外表刻著騎著大象的普賢菩薩,手捧寶塔、袒胸赤足、頭髮呈波浪狀,象背鞍具俱全、栩栩如生。打開佛像之後內分54個小格子,雕刻著54個不同情節的佛像圖。共有人物279人、12輛馬車。整件象牙佛構思精巧、刀法細膩、技藝高超,個個型態各異、細膩不凡。因為這尊佛像有著濃濃的古印度笈多王朝風格,也就是世人所稱犍陀羅風格。

06-06_10-_47_41_030.JPG

2016/06/05攝於瓜州

 

06-06_10-_47_57_031.JPG

2016/06/05攝於瓜州

 

    專家鑑定它存在於公元三到七世紀,所以專家認為它是在唐朝時期,由僧人攜帶到中國的。只是並不見得就是玄奘所帶過來的,因為大師所帶回來的經典、物品都有造冊紀錄。尤其是佛像這部分,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六裡,就記載著他所攜帶回來的佛像。哪一個國家?甚麼材質?高有若干?都詳實紀錄。所以像象牙佛這麼貴重的寶物,就算他願意把它留在瓜州,也應該有個蛛絲馬跡的紀錄留下來。可是都沒有!更何況玄奘回到新疆的和田後,唐太宗一路命令沿途的官員派兵護送,所以他應該沒什麼機會會在瓜州再次逗留。另外依據玄奘一絲不苟的精神來想,連戒日王送他的一個泥製印章,他都攜帶回來並留下紀錄。所以就算他有足夠的理由,將一件佛教珍寶留在瓜州,那就更有理由留下紀錄。因此這件象牙佛有關於玄奘的傳說部分,應該只是傳說。但是傳說歸傳說,寶物卻是真的。

    唐末瓜州離開漢人勢力所及範圍之後,這尊象牙佛就像它悄悄地來那般,又消聲匿跡在歷史長河裡一千多年。直到清雍正四年左右,那時的榆林窟,已經成為道教修行場所。當時有位住持道長名叫吳根棟,有一天他在清理洞窟的積沙時,在某個角落發現了這尊象牙佛。一個偏遠的洞窟裡,發現一尊來自佛陀故鄉的稀世珍寶。這消息瞬間沸騰開來。隨著絡繹不絕的參觀人潮,又把這消息像漣漪般地傳遞出去。頓時好多人都知道;榆林窟有一尊稀世珍寶_象牙佛。

    清朝末年大清政權風雨飄搖,勢力難及邊陲。而使得這裡土匪橫行、盜賊不斷。聲名遠播的稀世珍寶,自然無法免卻於盜匪的貪婪之心。當時榆林窟的住持傳到了楊元道長,當土匪來到此時逼道長交出象牙佛但被拒絕。不管土匪如何虐待,都難以從道長口中得知珍寶下落。終於楊元道長慘死在土匪手中,他是第一個為珍寶犧牲的人。

    楊元道長犧牲後,由他的徒弟嚴教榮繼任主持。可是不管他如何找尋,象牙佛的下落依舊銷聲匿跡了四十幾年。1904年嚴教榮終於打聽到,他的師父早在匪徒尚未到來之前,感嘆世局難寧、恐有不測。所以就叫他的另一個弟子李教寬,帶著象牙佛離開榆林窟,回去老家金塔縣避難。李教寬在故鄉去世前,把佛像給了家鄉的塔院寺收藏。於是嚴教榮在隔年(1905年)去到金塔縣的塔院寺,再次請回佛像。不過這次嚴教榮不敢在大廳供奉佛像了,而把它隱藏在某處。

06-04_12-_55_37_082.JPG

2016/06/04攝於瓜州

    清末民初之際;瓜州這邊遠離中央,盜匪依舊橫行。榆林窟再次遭受土匪洗劫,嚴教榮和一個小徒弟慘遭土匪殘忍殺害。這是因為這尊佛像而犧牲的第二、三人。土匪並焚燒掉一屋子的經書,把值錢的東西搜刮一空。珍寶象牙佛的下落再度成謎。

    1927年甘肅省高台縣一位青年名叫郭元亨,為了逃避馬步芳的軍隊抓壯丁充砲灰,一路逃到安西縣踏實鄉的蘑菇台子出家當道士,並拜在一位叫馬榮貴的道士門下。他每日早起晚睡、灑掃庭院、勤學善師。他的師父看他孺子可教;有一天就把他叫到河邊並告訴他,歷代長老傳下來一個聖物名為象牙佛,目前藏在大殿的龍口中。原來嚴教榮在遇害前,已經偷偷將珍寶的祕密告訴了馬榮貴。馬榮貴深知身處亂世、懷璧其罪的道理。所以特別囑咐郭元亨,除非到了太平盛世,否則珍寶不能輕易出世。

    1930年馬榮貴道長外出化緣時遇到土匪。土匪逼他交出象牙佛,馬榮貴飛身跳下懸崖,寧願身亡也不願供出珍寶下落。他是第四位犧牲者。

    1937年四月底馬步芳的軍隊,追趕共產黨西路軍左支隊到此。他們以郭元亨幫助共產黨為由,對他嚴刑酷罰要他交出象牙佛。郭元亨就算被折磨到奄奄一息,也一口咬定不曾見過那東西。當軍隊離去後,鄉人都認為郭元亨沒救了,他有一位大夫朋友名叫梁克仁以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堅持用土方子醫救,沒想到卻把他給救活了。他是第五位受害者,雖沒死但也去掉半條命了。後來他以八十高齡壽終正寢,並葬在他的大夫朋友梁克仁身旁。

    1941年張大千在敦煌臨摹壁畫的兩年多期間,也曾到過榆林窟三次,臨摹了此處六十多幅壁畫。這三次都是郭元亨張羅、接待。張大千也曾聽聞過象牙佛的傳說,因此向郭元亨詢問珍寶訊息。但是郭元亨都表示未曾見過。

    1949年瓜州解放後,郭元亨把它上交給了瓜州縣人民政府。1990年2月7日瓜州博物館的屋頂被打了個洞,盜賊由屋頂垂降而下。撬開了櫥窗,將象牙佛盜走。幾天後兩位盜賊落網,寶物無恙取回。當年五月王姓與張姓竊賊被判刑十六年。如今歷經腥風血雨、一路風波的象牙佛,就珍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而瓜州博物館有一件一比一、幾可擬真的複製品。另外瓜州的橋灣城遺址也複製了一件,雖然也很像,可是看起來較新,就是缺少了那份一千多年的歲月痕跡。

 

 

arrow
arrow

    travelerche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