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跟著唐僧去旅行2_長安篇

2010-09-18_08.17.38.jpg

  2010/09/18攝於西安

PART Ⅰ_唐僧的長安(今西安)

 

                     

唐武德元年(西元618年)

這一年三月江都兵變,一代昏君隋煬帝被自己部下宇文化及絞殺。同年五月,李淵在長安太極殿稱帝建國。

    早在這一年戊寅(二)月,因為「帝城為桀跖之巢,河洛為豺狼之穴。」(洛陽城已成殘暴之人的聚集地,黃河與洛水一帶更是豺狼橫行。) 所以玄奘與其二哥長捷法師離了洛陽,首次踏入長安城。而那一年玄奘十八歲。

        對於這次由洛陽遷移到長安的行動,《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是如此描述了玄奘的看法_「此雖父母之邑,而喪亂若茲,豈可守而死也!余聞唐帝驅晉陽之眾已據有長安,天下依歸如適父母。願與兄投也。」兄從之,即共俱來。(「洛陽雖然是我們父母生長的地方,但已經亂成這個樣子,我們怎麼可以守在這裡等死呢?我聽說唐王李淵已在晉陽起兵並據有長安,各地英雄都來歸附他,而他更是愛民如子。我建議我們一起過去投靠。」結果他哥哥答應了,於是就一起前去長安。)

 

 

2010-09-22_12.45.24.jpg

2010/09/18攝於西安

 

2010-09-22_12.48.26.jpg

2010/09/18攝於西安

 

05-30_07-_10_52_003.JPG

2016/05/30攝於西安

    有一個情況我們可能要先了解一下。那就是整部《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是由玄奘口述,然後他的弟子慧立、彥悰筆錄整理而成的。法師生前沒有看過這本書,因為這是在法師圓寂一段時間後才書寫完成。而且還隱藏了一段時間未公開,直至慧立臨終前才將它公諸於世。但是上面這段話卻透露出兩點好玩的訊息。第一點就是「余聞唐帝驅晉陽之眾已據有長安,天下依歸如適父母願與兄投也」這一段話幾乎可以肯定是玄奘的弟子,為了阿諛、奉承當局所添加上去的。因為玄奘一到長安沒多久,在「唐帝依舊在、天下仍然歸」的情況之下,就迫不及待地離開了長安。原因是_「是時國基草創,兵甲尚興。孫、吳之術斯為急務,孔、釋之道有所未遑,以故京師未有講席」(那個時候新的朝代剛剛建立,武力的展現最為盛行。因此孫子、吳子的兵法為當務之急,至於儒家與佛家的思想根本難以張揚,所以整個京城都沒人開壇說法。)由此來看前面那段「天下依歸如適父母的話,真的像是狗尾續貂。

    所以說玄奘會離開洛陽前往長安,是希望能在另外一個都城,找到可以適合學習佛法的機會,根本與李家王朝一點關係都沒有。這是玄奘第一次入住長安,掛單於當時的莊嚴寺,後來改為木塔寺(現今只剩下一個木塔寺遺址公園)。可是當他發現那時的長安根本不是他所想像那般時,隨即馬上離開毫不戀眷。

05-31_13-_46_48_041.JPG

2016/05/31攝於西安

 

05-31_13-_48_30_042.JPG

2016/05/31攝於西安

 

05-31_14-_02_02_048.JPG

2016/05/31攝於西安

 

05-31_14-_03_39_050.JPG

2016/05/31攝於西安

 

    另一個有趣的訊息是;所有的遷居移動行為,都是玄奘主動拉著他的二哥到處跑的。譬如第一次入長安時是_「兄從之即共俱來(他的哥哥答應了,就一起前來。)接下來前往四川成都也一樣_「此無法事,願遊蜀受業焉。兄從之」(這裡佛法的事務不興盛,想要去四川學習。於是二哥跟隨他。)但是最後他哥哥受不了了,所以五年後當玄奘邀他離開成都第二次前往長安時,他哥哥決定不陪他玩了,而且還勸他留下來。_「……更思入京詢問殊旨。………乃為兄所留,不能遂意。」(更想要去京城找尋其他經書譯文。……但是卻被他二哥拒絕並挽留,沒法達成他的心意。)

    由這幾次的行動可以看出玄奘是一位主動出襲,非常有毅力、行動力的人。事實的他跟吳承恩筆下的唐三藏,一點都不相像。反倒是他二哥長捷法師,與唐三藏有幾分雷同,都是長者被晚輩拉著跑,沒啥主見。

離開京城的玄奘兄弟,「時天下飢亂 唯蜀中豐靜」,所以大量的修行人士離開板蕩的中原,因而進入偏遠的西蜀。玄奘與其二哥加入這股人流之中且邊走邊學習,終於在他廿歲那年來到了成都,並於隔年(西元622年)正式受了具足戒。此時的玄奘才獲得政府的認可,成為正式的出家人,並獲頒發度牒。

身處成都的玄奘「勵精無怠 究通諸部」,以至於「吳蜀、荊楚無不知聞」。當時有位高僧╴道基法師還曾經稱讚玄奘說:「未見少年神悟若斯人」(沒見過年紀輕輕就有如此領悟能力的人)。但是即使「神悟若斯」的玄奘,也常常對當時的經書翻譯感到迷惑。於是「更思入京詢問殊旨」(想要進京城尋求對經書的不同解釋)。

        因此入川五年後的玄奘,就在二哥不願再次跟隨的情況下,他就跟在商人的隊伍中坐船沿著三峽,經過荊州第二次進入長安。玄奘是在廿歲那年抵達四川成都(止大慈寺),並在那邊受俱足戒。四年後離開。因為玄奘一路邊講學邊學習,所以途中又過兩年後才到長安(止大覺寺)。那時已經是唐高祖武德八年,也就是西元625年了。那一年玄奘廿五歲,本該就是初顯穩健、體力巔峰的年紀。

    玄奘這次入京的原因是因為在成都學習時,常常對經書的翻譯感到迷惑。「更思入京詢問殊旨,(想進京城尋求經書的其他不同解釋)。這時京城剛好有一位天竺(印度)來的名僧在此開壇講經,名叫波羅頻迦羅蜜多羅(又稱波頻法師)。玄奘立即跟他學經,並把心中對經典的疑慮,向波頻法師請教。法師鼓勵他到印度的那爛陀寺進修,因為該寺的住持,正是全印度佛學修養最為深厚的賢者,也是《瑜伽師地論》的權威,他的法名為「戒賢」。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玄奘決定要去印度一趟,因為他就是從此時開始找人學習梵語了。

    沒錯吧!我就說他是一個行動力十足的人。

    抵達京師的第二年(西元626年),法師結合其他人一起向有關單位申請出關。但是當時是唐朝剛剛開國不久邊境未定,所以「有詔不許」,政府不允許啦!

    其他一起申請出境的人,因為得不到許可而紛紛打了退堂鼓時,唯有玄奘不死心。他又單獨申請一次,結果同樣沒被批准。   

    西元626這一年,也是中國歷史上極其重要的一年。如果說玄奘是千古無雙的法師的話,那在這個城市當中另一位獨步古今的帝王_唐太宗,也即將開展屬於他風采的第一頁。因為這一年的七月,唐太宗「殺兄逼父」奪權成功,史稱【玄武門之變】。從此歷史進入了屬於他的《貞觀之治》時代。

2010-09-19_19.07.59.jpg

2010/09/19攝於西安

    唐太宗貞觀元年(西元627年),彷彿不想讓唐太宗專美於前似地,冥冥之中的歷史也安排玄奘即將展開行動了。這一年的秋天長安下了一場極其嚴重的霜害,農作物損失很多。眼看首都即將發生飢荒,於是李世民只得下令「隨豐四出(哪個地方有好收成,人民可以自由移動去依親。)就這樣玄奘混在依親的難民中,出城正式踏出他往印度取經的路程。

    玄奘的西行沒有獲得當局允許,所以不可能有《過所》,也就是今日所說的護照,以現在的說法來說,玄奘根本就是偷渡出境的。當時的局勢是;唐太宗除了剛從他父親與大哥處取得政權外,外面還得面對兩個勢均力敵,且虎視眈眈的強勁對手。一個是高原上由松贊干布領導的吐蕃王朝,他正創造了西藏有史以來最強盛的時代。後來松贊干布還因首次求親不成,而跟唐太宗打了一場「松洲之戰」,而且雙方互有輸贏。其間還一度打到長安門下,最後以文成公主和親收場。

    唐太宗的另一個強敵是突厥。隋末唐初國力未張之時,突厥常常入關掠奪人民財產、性命。此時唐太宗正在養精蓄銳準備對其用兵,所以發出了「禁邊令」禁止國人出境。也因此如果有人偷渡出境被抓到的話,一律以死刑定讞之。面對如此嚴峻的刑罰,玄奘的西行會是順利或是多舛呢?沒想到當他還在大唐的轄區之內_涼州(甘肅、武威)時,第一次的西行危機出現了。這是個什麼危機呢?我們到涼州篇時再聊。

 

PART Ⅱ_旅行者的西安

    一 大慈恩寺_西元2016/05/30

05-30_14-_13_27_056.JPG

2016/05/30攝於西安

 

2010-09-18_16.13.49.jpg

2010/09/18攝於西安

2010-09-20_12.27.49.jpg

2010/09/20攝於西安

 

    唐真觀廿二年(西元648年),幼年時期就以仁孝聞名的太子李治(後來的唐高宗),上書給他的父親唐太宗。說他很想念母親,能否請父皇為他母親蓋間寺廟,好讓他為母親文德皇后(本姓長孫追諡文德)祈禱冥福。接到兒子家書的李世民,想到這位十三歲就嫁給他,並不時可以跟他談論古今針貶時事的皇后,不禁老淚縱橫、思念萬千。

    長孫皇后出身名門,父親長孫晟是隋朝的右驍衛將軍。也是一個出名的外交家,更是一個平定突厥的功臣。可惜在皇后幼年時就已亡故。頓時失怙的小長孫,跟他哥哥長孫無忌及母親高氏,被同父異母的哥哥長孫安業趕出家門。幸賴舅舅高士廉收養,才得以免去餐風露宿。大業九年(西元613年)高士廉將她許配給當時隋朝的唐國公李淵次子_李世民,也就是後來的唐太宗。

    相傳長孫皇后知書達禮、喜愛圖傳,即使是在梳妝打扮之時也手不釋卷。而且博記多聞善於借古喻今,常常跟李世民共執書卷談論古今。長孫皇后不但與丈夫感情相當好,而且是個賢內助。當李世民還是秦王時,朝廷裡隱藏著兩股接班勢力。一方為李世民為主的秦王府幫,另一方為太子李建成和四子李元吉所組成的太子幫。這雙方人馬勢如水火,門下所屬人員更是衝突不斷、暗中較勁。撇開朝廷外的鬥爭暫且不談,即使在深宮內院同樣暗潮洶湧。能幹的長孫夫人更是極力穿梭於公公李淵的後宮,不但往來示好並竭力爭取這些嬪妃們對李世民的支持。期盼她們能在李淵的枕邊多所良言。

    反觀太子李建成與四子李元吉更是不能示弱,所以只得親自在李淵的後宮來回,同樣是希望能爭取這些父親的後宮們支持。因為高祖李淵就是一位優柔寡斷、耳根子軟的人,也就是這樣給了李世民使出一個引蛇出洞的機會。他向自己父親舉報,他的大哥與四弟穢亂後宮。

    唐武德九年(西元626年)六月四日,多疑的高祖李淵召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進宮,欲加詢問並調查他們兩人是否如李世民所說的穢亂後宮事項時,行經玄武門就被早已埋伏好的李世民射殺。這就是玄武門事件大致過程,也是這位千古一帝一生中,唯一讓人稱垢的汙點。

05-30_18-_01_51_080.JPG

2016/05/30攝於西安

 

    李世民登基為帝後立長孫氏為后,並常與皇后討論國家大事。奇怪的是長孫氏自從為后之後,就常以自己是一介女流不該參與國家大事為由,拒絕說出自己的看法。最後還是李世民一再請求與命令,才偶而提出意見。她不但要自己如此潔身於政治之外,還多次要求自己的哥哥長孫無忌提出辭官退隱的要求。並勸李世民准許她哥哥的辭退。她語重心長地告訴她哥哥,前朝外戚掌權的不但每每禍及社稷,而且沒有一個好下場,往往還會給家族帶來災難。希望哥哥能以史為鑒而知進退。李世民也多次向她說明,他之所以會用長孫無忌是因為他的能力,而不是他的身份。不過在長孫皇后一再要求下,在皇后生前她的哥哥長孫無忌始終不曾手握大權,直到高宗時期才被提拔做到宰相。不過李世民也真的有識人之明,因為他自己駕崩之時,與太子李治二人皆不再宮中。幸賴當時隨侍在側的長孫無忌與其他親信處理得宜,權力才能不生枝節、順利轉移。另外多年後高宗李治想要立武則天為后時,當時的四個輔佐大臣裡面,長孫無忌這個高宗的舅舅跟褚遂良還是當時最反對的人。看來他真的是一個有能力、有主見的輔佐人才。

    李世民與長孫皇后感情甚篤,前後共生下三子四女。這不但在當時唐太宗的後宮當中屬最多產的,甚至是歷代后妃中也是少數。相傳長孫皇后卅五歲那年還是因難產而亡,此後李世民不再立后。看來他們倆個感情真的很好。

    正史上從不曾提及長孫皇后的名子,不過根據後蜀何光遠所著《鑑誡錄》中,提到長孫皇后號「觀音婢」。再加上以下所言李世民為她蓋「慈恩寺」來推斷,長孫皇后生前應該篤信佛教。這在唐初是個相當難得的事,因為唐朝開國之初時是以道教為國教,但是貴為皇后之尊的長孫氏卻為佛教徒。

    就是因為李世民對長孫皇后非常敬愛,再加上她崇信佛教。所以接到兒子的家書後,立即在長安城內晉昌里之隋淨覺寺舊址,新建寺廟一座。因為是應太子李治思念母親之要求而建,故賜銘「慈恩寺」,並在完工後迎請玄奘為上座住持。

    唐顯慶元年(西元656年),唐高宗李治親手寫了《大慈恩寺碑記》,從此寺名改為「大慈恩寺」。

    玄奘取經回來後,本都是在「弘福寺」從事翻譯經書的工作。自此奉旨移至「大慈恩寺」前後達十年之久,這是玄奘取經回來後待過最久的地方(後來又於西元659年移至「玉華寺」)。再加上兩位徒弟為玄奘所記錄的傳記就叫《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所以後人一提到「慈恩寺」,第一個聯想的人就是玄奘,反而不是唐太宗父子

05-30_14-_18_22_061.JPG

2016/05/30攝於西安

 

05-30_14-_21_40_064.JPG

2016/05/30攝於西安

 

 

    二 大雁塔_西元2016/05/30

    唐高宗永徽三年(西元652年),玄奘上書高宗李治請建磚塔一座,以便安置從印度攜帶回來的舍利、經書與佛像,以免日後受到祝融與其他無常劫難。於是高宗敕令在大慈恩寺前興建五層磚塔一座,高一百八十尺。有關這座大雁塔的興建,玄奘不但親自督導還參與施工,更是親自命名為「大雁塔」它原先的形狀比較接近印度的浮屠寶塔,後來歷代又有幾次對磚塔進行改造,最後變成今日模樣。塔高七層,共一百九十四尺(64.5米)。

2010-09-18_15.07.06.jpg

2010/09/18攝於西安

 

2010-09-18_16.26.45.jpg

2010/09/18攝於西安

 

2010-09-18_16.38.00.jpg

2010/09/18攝於西安

 

2010-09-18_17.33.00.jpg

2010/09/18攝於西安

 

    新建佛塔名「雁塔」,由於後來在長安薦福寺內修建了一座較小的雁塔,因此慈恩寺塔又被稱為叫作「大雁塔」,薦福寺塔稱為「小雁塔」一直流傳至今。

05-30_11-_45_24_032.JPG

2016/05/30攝於西安

 

2010-09-20_17.20.46.jpg

2010/09/20攝於西安

 

    有關雁塔這個名稱的由來,玄奘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三裡面有詳細說明。當他離開印度那爛陀寺而周由印度時,曾經來到一處寺院:

    ……昔此伽藍依小乘漸教,食三淨肉,於一時中買贖不得,其檢校人傍偟無措,乃見群雁翔飛,仰而戲言曰……

    ……以前這裡的這座寺廟他們是信仰小乗佛教的也就是說他們是可以吃三淨肉的。(所謂的三淨肉就是一我沒看見這動物臨死之前的一幕二是我沒聽見這動物臨死之前的哀號第三是不用懷疑這動物是因我而被殺的。)有一天也不知為什麼突然間買不到這三淨肉負責伙食的人正徬徨無措之時突然看見一群野雁飛翔而過於是就開玩笑地喃喃自語

    「我們今天這裡的和尚可是沒肉可吃了菩薩啊這是你應該知道的事你也該為我們想想辦法啊!」

    話剛一說完只見帶頭的那隻領頭雁突然在空中劃出一道迴旋然後一頭撞死在小和尚面前小和尚嚇了一跳趕緊把這事告訴廟裡其他人於是有資深和尚就說

    這一定是菩薩化身大雁在教化我們,祂告訴我們只要我們一天難捨口舌之欲,那就會有某個生命因我們而毀滅。我們是不是應該要有所領悟了?」

    於是從此之後這間寺廟僧人戒食三淨肉並改信大乘佛教然後他們把那隻大雁埋起來還為它蓋了個塔好紀念大雁感化之恩這座塔梵文叫做亙娑塔也就是漢文的雁塔」之意
        由於長安的大雁塔就坐落在慈恩寺內,所以又叫做「慈恩寺塔 」。

    塔的南門洞有兩塊石碑,分別是唐太宗李世民做的序,和太子李治所撰的述。這兩塊碑石是唐高宗永徽四年(西元653年)十月由玄奘親自所立。人稱「二聖三絕碑」。西邊的為「序」,是由右向左書寫,全稱《大唐三藏聖教序》,唐太宗李世民撰文,21行,行42字。東邊的為「記」,由左向右書寫,全稱《大唐皇帝述三藏聖教記》,唐高宗李治撰文,20行,行40字。 二石皆為褚遂良所寫楷書,萬文韶刻。

    至於這兩塊碑石的由來,我們下一段詳細介紹之。

 

  

    三 碑林博物館

2010-09-20_10.19.37.jpg

2010/09/20攝於西安

 

2010-09-20_10.22.20.jpg

2010/09/20攝於西安

 

2010-09-20_10.28.12.jpg

2010/09/20攝於西安

 

    西安的碑林是跟文廟在一起的。園區裡面此起彼落的石碑,透過枝枒間明明滅滅的陰影,各自靜靜地訴說著屬於他們的故事。其中一塊石碑的故事,我們更應該仔細去聆聽。它的故事與我們這一系列文章不但有著極其濃烈的關係,更何況成就這塊石碑的人,花了廿四年的心血,才得以讓這塊石碑見於天日。這塊石碑的來頭夠大,撰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還有他的兒子高宗李治。對象是一代高僧玄奘。光是這三個人的交集,就已經非常值得我們去介紹它了。更何況這塊石碑又有著整個碑林中,其他碑刻所沒有的獨創特點。那就是石碑上的字體,是比他們早上兩百多年的王羲之的字體。夠奇怪了吧!連石碑都可以搞時空穿越?更難能可貴的是;不管撰文的李世民也好,或被撰述的玄奘也罷,他們身前都沒有那個緣分,看上這塊石碑一眼。因為石碑完成於唐高宗咸亨三年(西元672年),而這時太宗與玄奘早已作古多時了。

    唐貞觀十九年(西元645年),花了十七年餘走了五萬多公里,千辛萬苦取經回來的玄奘,隨即被安排在弘福寺譯經。玄奘西去印度取經的最大目的,就是想要取得《瑜伽師地論》的真經原文,然後親自把它翻譯成漢文。所以三年後(貞觀二十二年)當他把一百卷的《瑜伽師地論》翻譯完成後,趕忙上表呈現給唐太宗。李世民看完之後龍心大悅,特別下令給有關單位,要求謄寫九份以便頒給九州。並親自撰寫《大唐三藏聖教序》,而且敕令將這個序做為玄奘所譯所有經書之首。另外太子李治(後來的唐高宗)也撰《述聖記》以添丰采。

06-06_10-_49_16_032.JPG

2016/06/06攝於瓜州「玄奘取經博物館」之複製品

 

    父子兩位皇帝,分別為玄奘所譯經書寫序和記,這是多麼榮耀的事啊!玄奘當然分別上「表」與上「啟」以謝隆恩。尤其是在唐初開國之時,表面上是以道教為國教的,但是私底下佛、道二教暗潮洶湧、互相較勁。所以佛教徒們也認為這是對佛教最有權威的護法,於是紛紛倡導為之刻碑。

    因此就這樣;由唐初楷書名家也是當時的中書令褚遂良書寫,分「序」和「記」刻了兩方碑石,立於大雁塔南門兩側壁龕內(前段文章所述),所以這兩塊碑又名為《雁塔三藏聖教序碑》。

        本來事情到此應該圓滿結束了,只是唐太宗生平非常喜歡書聖_王羲之的字體。他聽說有一次晉帝要去北郊祭祀時,請王羲之在一塊木板上寫上祭文,然後再請雕刻師傅在那塊木板上刻出字體。刻字的師傅刻了一筆又一筆,才發現王羲之書寫的筆墨,竟然深深地貫進木板裡面,直達三分(約一公分)之深。可見書聖的筆力雄勁,竟能入木三分(這也是「入木三分」這個成語的由來)。所以太宗私下忖度;若有天下第一行書的加持,那該是一件多麼賞心悅目的事啊!問題是東晉的王羲之早已作古兩百多年了,總不能像現在的偶像劇那般搞時空穿越吧!於是長安修德坊弘福寺高僧,也是書法名家懷仁和尚領旨,願意完成這個任務。他想到一個辦法;他請太宗下令把所有官方收藏的書聖字帖(因為太宗喜歡所以官方收藏不少),全部借來集合於一處。然後由他一字一字去收集、臨摹。當然不同帖子所寫的字體,多少會大小不一。於是懷仁和尚利用燈影的效果,就像皮影戲那般靠著投影效果,放大或縮小字體,然後一個字一個字去臨摹。只是有的字體王羲之根本不曾寫過,不過這也難不倒懷仁和尚。他把這些字體的部首、筆畫拆開,然後尋找符合的部位拚湊而成。眼看事情快要成功了,卻發現有三個字不管如何拚湊、怎樣尋找都無法如願。眼看辦事不牢要掉腦袋瓜子了,不過事情逼急了,總是有狗急跳牆的解決方式出現。懷仁和尚乾脆建請皇上公開懸賞,若有人能提供有這三個字的書聖字帖的話,每個字千金酬報。就這樣在重賞之下,最後連這三個字也好不容易給找齊了。所以這字帖又有“千金帖”之稱。這帖包括太宗的序、高宗的述,還有玄奘大師的謝表及波羅蜜多心經的翻譯集合成一帖。

    因為這字帖一開始就說明,這是「弘福寺沙門懷仁集晉右將軍王羲之書」,所以又稱《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但是這塊石碑原本稱為《大唐三藏聖教序》碑。

    如今這塊石碑立於西安碑林博物館之內,靜靜述說它所獨有的專屬故事。另外瓜州新開幕的「玄奘取經博物館」,有一件幾乎一模一樣的複製品。

2010-09-20_10.33.12.jpg

2010/09/20攝於西安

 

2010-09-20_10.53.49.jpg

2010/09/20攝於西安

 

2010-09-20_11.03.07.jpg

2010/09/20攝於西安

 

2010-09-20_11.04.07.jpg

2010/09/20攝於西安

 

2010-09-20_11.14.24.jpg

2010/09/20攝於西安

   

     四 西安城牆

05-30_17-_52_56_077.JPG

2016/05/30攝於西安

 

05-30_18-_01_51_080.JPG

2016/05/30攝於西安

 

05-30_18-_33_07_082.JPG

2016/05/30攝於西安

 

2010-09-19_18.32.12.jpg

2010/09/19攝於西安

 

2010-09-19_19.01.35.jpg

2010/09/19攝於西安

 

    歷史像潮水!今日潮來了,它是海的疆界。明日潮退了,它又是陸的國土。唯一不變的是人,世世代代在這塊土地土生土長的人。子孫永流傳,世代常保存。

    站在西安古老的城牆上,面對城牆內外極其繁榮的街景,很容易讓人對歷史的傳承有所感觸。因為這個城市隨著歷史的節奏,不斷地擴張、收縮…擴張、收縮…。只要你仔細聆聽,總可以讓你感受它收縮與舒張的脈動聲。

    西安成為都城形成得相當早,早在商周時期的豐、鎬兩京,就在今日西安市西南12公里的灃河兩岸建立。豐京在河的西岸,而鎬京在河的東岸。這是這個城市的第一次舒張。

    它的第一次收縮在春秋、戰國時期。當時豐、鎬兩京所屬的渭河南岸相對沒落,但是渭河北岸的雍城、咸陽、涇陽等城市卻趁勢而起取而代之。其中的咸陽更是成為大秦的國都。

    西漢高祖劉邦打敗了項羽之後,本來意欲定都雒陽(即今洛陽),但是聽從張良與婁敬的建議之後,決意定都於長安。從此長安歷經了西漢、新莽、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共九個朝代的首都。

2010-09-19_18.37.25.jpg

2010/09/19攝於西安

 

    楊堅廢北周靜帝後,自立為帝、國號隋。最初跟前九朝一樣定都漢長安城。只是此時的長安城,歷經八百多年的繁榮,已經老態龍鍾、房舍破敗。而且它的排水系統,更是已經污染到供水系統。於是隋文帝就在舊城東南方向的龍首塬南坡,建立一座新城。由於隋文帝楊堅早年曾被封為「大興公」,所以就用「大興」為這座新城命名。隋文帝是一個相當勤儉的君王,所以這座城才花了短短九個月的時間。算是一切從簡的情況下,就完成了大興城。而這就是唐長安城的基礎。

    隋仁壽四年(西元604年)七月,楊廣趁其父親於仁壽宮避暑養病之際,謀殺了自己的父親隋文帝。隨後又賜死前太子楊勇,然後篡位為隋煬帝。

    隋煬帝本來還想繼續定都於長安,所以開鑿運河以接洛陽。並於大業九年(西元613年),動用約10萬人在宮城和皇城以外建造了外郭城,此時長安城市的總體格局至此基本形成。

    只是沒想到隋煬帝的一個夢,卻暫時改變了這個城市的命運。可能是隋煬帝殺父、殺兄取得帝位的原因,使得他終日惶恐不安。某日更是做了一個夢,夢中一片滔天大浪淹沒著整個大興城。正當整城百姓生靈塗炭之際,他卻發現城牆上有一顆李子樹,生機盎然、果實累累。醒來之後的隋楊帝,馬上請來術士解夢。當時最著名的玄學術士名叫安伽陀。他認為睡夢中城牆上的李樹欣欣向榮,所以此城主旺李姓,楊家不宜久留。從此流言在民間沸沸揚揚傳出「楊家將滅,李家將興。」的謠言。在一千四百年多前的封建社會裡,這種謠言的殺傷力是大到匪夷所思的地步。一時之間凡是李姓的官員,尤其是名子或小名有帶水字邊的大臣(夢中水淹大興城),個個朝不保夕惶惶不可終日。隋朝開國的大功臣,曾經位列三公之首_太師的李穆,死後他的兒子李渾想方設法殺了自己的侄子,並取而代之獲得世襲的爵位。事後因為沒有按照約定,給幫助他的宇文述好處。就這樣一家大小在宇文述操縱這個謠言的情況下,被隋煬帝下令滅族。

    後來隋末天下大亂之際,瓦崗軍的李密,還有大唐開國之主李淵,都曾在這個謠言上下過功夫。他們向天下人暗示這個讖語中的李家,指的就是他們本人,所以他們是順應天時的真命天子。

    撇開這個謠言,讓我們回歸歷史吧!當隋煬帝聽完術士安伽陀的解夢之後,決意遷都洛陽。就這樣讓當時的大興城,又退居成第二線城市。

2010-09-19_18.35.37.jpg

2010/09/19攝於西安

 

    大業十三年(西元617年)十月,唐王李淵佔領大興城。由於李淵跟隋煬帝是姨表兄弟(李淵的母親跟隋煬帝的母親獨孤皇后是親姊妹),所以他沒有馬上稱帝,而是立隋煬帝的孫子楊侑為帝。及至第二年才在大興城的太極殿稱帝,改大興為長安城,並再次立為國都。長安再次站在歷史的最尖端。

    大唐興起之後,自信舞動天下的唐太宗跟其他繼任者,把長安城推向當時世界的最高峰。讓長安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為繁華、最為榮耀的城市。最多的時候約有一百萬人居住在長安城中,它所轄區的人口更是多達兩百萬人。這是一個 萬千客商、成群駝峰,五色人種、夾雜其中 的國際大都市。它的規模是同時期其他國際城市,難以望其項背的宏偉。它東西方向長9721公尺,南北方向寬8651公尺。周長36.7公里,面積83.1平方公里,這還不包括大明宮的3.11平方公里。而這已經是當時古羅馬城的五倍大,也是西元800年左右建立的巴格達城的6.2倍大,更是同時期的拜占庭帝國的首都_君士坦丁堡的七倍大。在整個大唐時期的兩百八十九年間,它始終是人類史上建造的最大城市。有人更以「世界第一城」稱之。

    不過月有陰晴圓缺,物有榮枯衰盛。宇宙萬物自有它潮起、潮落的節奏。唐朝在七年多(西元755年12月16日到西元763年2月17日)的安史之亂後,國勢由盛轉衰,日漸趨向西山。當時雄踞西北虎視眈眈的吐蕃王朝,聯合吐谷渾與黨項人。趁著大唐忙著平定安史之亂而陷入焦頭爛耳之際,更於西元763年10月佔領長安、蹂躪15日。最後就像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綑」稻草似地,長達十年(西元875年至西元884年)的黃巢之亂,雙方軍隊幾度在長安城中廝殺、焚掠,這下子終於讓這個千年古都歸寂於歷史的光環之外。

    天佑元年(西元904年)後梁太祖_朱溫挾持唐昭宗遷都至洛陽,臨行前把長安城的宮殿全部拆毀,然後把屋木運至洛陽。終於這個城市默默被打入廢墟之中。後來駐守長安的佑國軍節度使_韓建認為當時的長安城廣人稀,不利於防守,於是對城市進行改革,縮小它的範圍,並稱之為「新城」。那就是五代十國、大宋及元朝時期的長安城。

    而今我們所看到的西安城牆,就是明朝所修建的,只可惜它的範圍還不到大唐時期的五分之一。不過明時的城牆與護城河,卻局限不了它的發展。如今護城河外的高樓大廈,早已比城內更高、更繁榮。毫無疑問地;現在的西安正處於一個擴張的局勢。只是受限於時空與地理條件的侷限,它那獨霸天下的榮景,似乎不可能重現了。我們現在只能靠想像力,去緬懷這個曾經是全世界最繁榮、最耀眼的城市了。

    ……舊詩多忘卻,新酒且嘗看。……

    ……漸銷名利想,無夢到長安唐_白居易

好喜歡這首詩,因為它有一種甘於繁華落盡的寧靜心態。

2010-09-19_16.08.34.jpg

2010/09/19攝於西安

 

   

 

arrow
arrow

    travelerche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